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1 道试题
1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2021-08-10更新 | 179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3届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德国的内政厅、司法厅、财政厅、邮政厅等部门相继成立,这些部门的首脑称为“国务秘书”,实际只是宰相的助手。只要取得皇帝的赏识,宰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宰相是国家权力核心B.中央集权体制强化
C.民主政治具有脆弱性D.工业发展阻力重重
3 . 1830年8月14日,法国七月王朝宪章获得通过并颁行,该宪章取消了国王有授予贵族世袭称号等权力,明确了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还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议会两院的权力。由此可知,该宪章的颁行
A.得益于封建残余势力的支持B.贯彻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C.加强了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
4 . 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D.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保罗·肯尼迪将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描述为“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的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有人也为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绘制了如下形象图。据此可知,二者都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
A.保留了浓厚军国主义色彩B.统一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
C.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感D.本质上仍是封建专制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得以确立。以下史料应出自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A.英国《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
C.《法国民法典》D.《德意志帝国宪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皇帝为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表明;与英国相比,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A.存在缺陷并亟需完善B.继承了普鲁士的历史传统
C.符合本国的现实国情D.带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8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委派,代表共58名,各邦作为一个单位投票,其中普鲁士占17席,而修改帝国宪法14票即可通过。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是一个较为分散联
C.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D.代议制民主尚不完善
9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凯恩斯意在强调
A.王朝战争促进经济发展B.工业化助推德国统一
C.经济危机导致政治改革D.社会变革需暴力斗争
10 . 法国1875年宪法一方面肯定了共和政体,把“共和国”一词写入宪法,另一方面又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并有75名终身议员。它没有规定司法制度,对公民的权利更是只字不提。据此可知,该宪法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B.使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加剧了各派别之间的矛盾
2021-05-11更新 | 1218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