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1763年威尔克斯发表一篇文章,对国王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抨击,国王下令逮捕威尔克斯,指责他犯了诽谤。然而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豁免权,法庭以人身保护法为依据将他释放。国王操纵议会剥夺威尔克斯的议员身份,并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说明英国当时
A.议会由君主把持控制
B.君主权力仍在强化
C.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D.君主立宪尚不完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学者尼尔弗格森指出,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公民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支柱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20世纪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

——据尼尔·弗格森著《西方的衰落》改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并用史实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促进英国经济“继续前进”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成果体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17-11-29更新 | 4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鼎盛时期,雅典总人口40万人中,奴隶20万,公民16.8万,外邦侨民3.2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古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时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

1969年:年满18周岁的英国男女公民都有权参加下议院选举。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近代史》

材料三   第九条: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权利法案》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焚,这个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句话影响西方哲学史两千年伟大的哲学家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袁廷虎《从自由角度看雅典民主的弊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英国民主政治与雅典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英国和雅典对待个人自由的态度。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

6 . 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以上图片材料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2017-08-04更新 | 3706次组卷 | 83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为了在对法作战中,防止党争,增强行政效率,曾采纳桑德兰伯爵的建议,专任国会下院多数党辉格党的领袖为枢密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B.已经建立责任内阁制
C.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A.实行责任制内阁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016-11-22更新 | 428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