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选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所反映的权力转型。结合所学,简述《权利法案》颁布后的百余年间,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2023-09-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6-28更新 | 8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联席的特别会议,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并向后者提出一项“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等。这项宣言在168912月被议会制订为正式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一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材料二   18714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和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宣战、媾和等权力,皇帝有权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以解除他们的职务,有权召集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

——摘编自许屹山(《试论近代德国的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制订(权利法案》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德国皇帝相对于英国国王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021-07-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新高二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著名教授卡尔文·伍达德评价说:我们宪法正文的主体只是一种政体蓝图,虽说他以孟德斯鸠的“分权”为基础,但孟德斯鸠自己却以英国政体作为他的著作的基础。美国宪法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政治成为了一种可操作的现实,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787年宪法巩固下来的美利坚合众国是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专政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阶级的烙印,没有承认人民革命的权利,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没有实行普选制,对人身、言论、出版、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权只字未提。

——摘编自孙国军《论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等

材料二   在英国人的政治观念中,权力是有限的,没有一个权力是足以吞噬一切的绝对权力。对习惯法的遵从,这是从远古时代就积淀下来的政治传统,它绵延不绝地存在于英国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维护公民个人自由权利的宪法制度培育了英国公民的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的现实内涵就在于享有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这种对权利与义务、自由和法治的完整理解构成了理性的公民意识或公民精神。

——摘编自唐菲菲《宪法、宪政与民主——对英国宪政历史和理论的批判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体构建的理论依据,并简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确立的思想基础,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王权衰落并非光荣革命之后。君权强大时,有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时开期、都铎王朝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君权弱小时,如金雀花王朝的失地王至爱德华一世、二世、三世时期……光荣革命后,强如威廉、乔治三世,弱如安妮女王、乔治一世、乔治二世等。

——【英】梅特兰《英国宪制史》

材料二  如果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开始的话,德国君酒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二者相距近200年之久。从逻辑上讲,采用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帝国应该吸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经验使其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英】马里奥特《英国政治机构》


(1)根据材料一,提炼英国“王权衰落”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原因。
2021-05-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材料二     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

——《中国民主政治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类型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代议制民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代议制民主的 本质区别。
2021-04-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国家的制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统治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背景,概括其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9 . 今年是英国“光荣革命”的33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英国革命发展角度研究中国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英国通史》

材料二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告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制度变迁”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73年,俾斯麦在联邦议会上就声言,对付“国际党”(德国工人党),有用严厉法令的必要。10月10日新的帝国议会在三读时以221票对149票通过由联邦议会提出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简称《非常法》)。随后,实行戒严,查禁报刊,封闭工会,解散集会,逮捕,监禁等一齐向社会民主党袭来。……在《非常法》实行的十二年中,有1300种党的出版物遭到禁止,330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900多人被放逐,1500多人被法庭判处入狱,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议会改革后相当一部分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这就使两大政党都必须正视工人的要求。1871年,自由党制定两项法律,其中一项确认工会有合法地位,且其资金受法律保护;但另一项——《刑法修正案》,则认定胁迫他人、组织他人工作、设立罢工纠察线等行为违法,可以按刑法处置。这使工会的罢工行动事实上不可能进行,因此剥夺了工会最有力的斗争手段,遭到工人的普遍反对。1874年大选自由党失利,在很大程度上就归因于工人选民的普遍反对。

保守党上台后,1875年政府制定两项法律,其中《密谋与财产保护法》废除了《刑法修正案》,规定罢工中的纠察行为合法;暴力行动和胁迫行为虽仍属犯罪,但不再以密谋罪论处。另一项法律《雇主与雇工法》把《主仆法》中剩余的不公正条文予以纠正,这项法律的名称本身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以前把劳资关系界定为主仆关系,现在则明确为雇佣关系。1875年的这两项立法使工会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法律地位,因此被看作是工会运动的大宪章

——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德国相比,英国政府对工人运动的政策体现了该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
(3)1870年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逐渐由英国转移到德国。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9-07-13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