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著名教授卡尔文·伍达德评价说:我们宪法正文的主体只是一种政体蓝图,虽说他以孟德斯鸠的“分权”为基础,但孟德斯鸠自己却以英国政体作为他的著作的基础。美国宪法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政治成为了一种可操作的现实,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787年宪法巩固下来的美利坚合众国是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专政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阶级的烙印,没有承认人民革命的权利,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没有实行普选制,对人身、言论、出版、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权只字未提。

——摘编自孙国军《论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等

材料二   在英国人的政治观念中,权力是有限的,没有一个权力是足以吞噬一切的绝对权力。对习惯法的遵从,这是从远古时代就积淀下来的政治传统,它绵延不绝地存在于英国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维护公民个人自由权利的宪法制度培育了英国公民的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的现实内涵就在于享有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这种对权利与义务、自由和法治的完整理解构成了理性的公民意识或公民精神。

——摘编自唐菲菲《宪法、宪政与民主——对英国宪政历史和理论的批判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体构建的理论依据,并简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确立的思想基础,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前,丞相位尊权大,因为不可避免地与君权发生冲突。汉武帝时期,开始有意识地削弱丞相的权力,他设中朝尚书,夺去了不少原属丞相的决策权。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将军录尚书事,掌握了朝中全部大权,“政事壹决于光”,丞相变成了执行官吏。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据《新唐书宰相表》研究,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宰相同时在位者,少则4人,多则10人;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同时任相者常有10人左右,景元(710年)任用宰相多大27人。玄宗以后诸帝任相少则两三人,多则七至八人。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美国宪法评注》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和隋唐时期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民族、民权方面概述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事业?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运用近代中外相关史实论证“民主依赖妥协”(要求:至少要中外两个角度,史论结合)。
3 . 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摘编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三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四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范例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4)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证明材料四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
2019-04-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689-1701年颁布的法律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1689年《叛乱法案》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同意,并至多只能维持一年的时间
1694年《三年法案》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701年《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摘编自马克《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18世纪时,国王还能运用手中的实权,恩赐官职,笼络保王势力,在此之后,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成为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

——摘编自西蒙·沙玛《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89-1701年英国颁布的法律体现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9世纪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2019-03-29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选科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政体既“没有割断历史”又“超越传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美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

6 . 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它有何局限性?

(2)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体现的特点及确立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政治体制确立之后又是如何发展完善的?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权力运行的特点。并归纳这种权力运行对美国政治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2017-1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自由主义是欧洲影响世界的一种伟大思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材料二:随着19世纪的逝去,自由主义同其他历史运动一样,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据《全球通史》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这种政治经济组织形式如今通常被称为“镶嵌型自由主义”, 以表明市场进程和企业活动处于社会和政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 新自由主义计划要使资本从这些约束中“脱嵌”出来。
——据《新自由主义简史》
(1)结合材料一,从19世纪以前西欧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自由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呈现的趋势,并分析促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结合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3)材料三中“镶嵌型自由主义”指什么?从政府施政的角度,结合史实说明二战后自由主义发展演变的过程。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思想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5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8 . 妇女从政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因而缺乏参政意识。……由于《临时约法》中没有男女平权的条文,1912年4月,一批知识女性成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曾留学日本的唐群英被举为会长。唐随即与议长吴景濂辩论,声言如不赞成女子参政,妇女们便要用武力解决问题。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唐群英痛斥反对女子参政的宋教仁,并打了宋一记耳光。1913年唐群英发表文章批评袁世凯政府,女子参政运动遭到镇压。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1907年,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英国妇女冲击国会,大约60多名妇女被捕。……1912年,几百名妇女因为争妇女选举权,被政府置入狱中,她们展开“绝食斗争”,全体绝食。1914年,欧战爆发,妇女专从事于救国运动,感动了长期对抗妇女参政运动的反对派。1918年,英国妇女经过50年的奋斗,终于获得选举权。
——仍然《上世纪初英国女权主义者争取参政权不惜暴力》
材料三: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表
时间会议会女性比例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
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缺乏参政意识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中英两国妇女争取参政权斗争的共同点。结合史实分析两国斗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3)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呈现怎样的趋势?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政治、经济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6-28更新 | 8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爱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妥协是处于冲突中的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互相做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考察英国近代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史,人们不难发现,革命与保守的张力与平衡是其基本政治态势,不同阶级间的斗争是其主要内容,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则是发展的常态,并与革命交替发生,或纠集在一起……斗争与妥协的总趋势是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妥协也是美国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的主要方式。提到这一点,人们必然联系美国宪法的制定。制宪者们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又有着重大分歧……宪法制定过程中充斥着妥协,妥协是宪法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宪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捆妥协案”。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妥协”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妥协”对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