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枢密院、三司三个机构管理。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是,跟传统宰相府包揽一切、无所不统不同,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低,但是,这两个机构的长官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枢密院负责军队的调度等,三司负责国库里究竟还有多少钱等。

——摘编自赵冬梅《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材料二   分权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它不仅在于权力的分立,还在于权力的相互制约……按照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和法院三个不同的部门。但是由于各部门有其各自的运行程序,且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机构,三权在互相制约的同时,致使周转程序繁多,运作不灵,从而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职责不清。尤其是国会与总统之间,常常由于党派政见和利益之争而出现僵持局面,出现混乱拖延,处理事务不力的状况。

——摘编自尤维丽《论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中央政府机构设计表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建构分权制衡体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
2021-10-2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公民大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筒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二,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有何异同?

(2)材料二秦始皇废寝忘食批阅奏章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你对这一制度有何认识?

(3)结合材料三图表联系所学知识,请分析现代美国的民主制度里中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相似的地方?(至少答出3点。

2018-04-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监察制度,一种观点认为:监察制度是古代司法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无论是三法司还是三司推事都证明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第二章开宗明义:“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项政治法律制度。监察官的基本职责是纠察官邪,整伤纪纲,参与并监督审判活动,对皇帝的失举、违法行为亦有责任进谏驳正,监察与司法密切相关,难以分割。”这段话准确地定位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也为监察与司法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出了注释。这种实事求是的描述既避免了用现代或西方制度僵化地衡量中国古代的制度,也避免了近代以来便盛行的“人有,我也有”的简单附会。

——摘编自马小红《连接古今,会通中西(中国古代司法制度)读后感》

材料二 美国检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始终受到两种力量的塑造:一方面,英国检察长制度、法国检察官制度和荷兰司法官制度在不同方面为美国检察制度提供了参照;另一方面,美国独特的民主发展历程则成为检察制度发展至关重要的内生力量。殖民地时期逐步确立起来的地方检察官制度和检察官公诉制度是美国检察制度的雏形。联邦政府建立后,1789年通过的《联邦司法法》标志着联邦检察官制度的正式确立。至此,以地方检察官制度和联邦检察官制度为主要框架的现行美国检察制度基本形成。19世纪20年代席卷美国的杰克逊民主运动开启了检察官产生方式由任命到选举的转变过程。到1978年,除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外,其余各州检察官均由选举产生。伴随着检察官产生方式的转变,检察官的权力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法官的权力。至此,构成现行美国检察制度的体系基础已发展成熟。

——摘编自张鸿巍《美国检察制度研究》、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原因。
4 .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   我们正濒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为我们的意见极为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头。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民主的奇迹》《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几种类型?并说明近代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父们”解决三个层次问题的相应办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上自朝廷,下至庶民,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等新式传媒工具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被解除了。

——摘自《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   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监察体系,行政的监督任务被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分别执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系统、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摘自《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