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特别是金属铸币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集团。虽然他们的经济力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增强,但在政治上他们仍受到守旧的奴隶主贵族的压迫和排挤。他们要求限制贵族的特权,反对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所谓民主政权,因而他们在政治上被称为民主派。

——摘编自黄硕杰《普罗泰戈拉和古希腊民主政治》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的分权措施。联邦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同样是权力分立的,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国会、总统分别产生。联邦与州的关系首先是权力分立,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与州的权力范围,联邦政府与州分别行使其权力,也是分别产生,互不隶属。联邦没有州的支持,无法采取任何措施;相反,州长却不需要联邦的支持就能采取任何措施。国会中的众议院和参议院地位平等,联邦只能通过联邦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州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错误。

——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集团是如何获得权力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美国民主政治的关系。
2021-05-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监察制度,一种观点认为:监察制度是古代司法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无论是三法司还是三司推事都证明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第二章开宗明义:“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项政治法律制度。监察官的基本职责是纠察官邪,整伤纪纲,参与并监督审判活动,对皇帝的失举、违法行为亦有责任进谏驳正,监察与司法密切相关,难以分割。”这段话准确地定位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也为监察与司法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出了注释。这种实事求是的描述既避免了用现代或西方制度僵化地衡量中国古代的制度,也避免了近代以来便盛行的“人有,我也有”的简单附会。

——摘编自马小红《连接古今,会通中西(中国古代司法制度)读后感》

材料二 美国检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始终受到两种力量的塑造:一方面,英国检察长制度、法国检察官制度和荷兰司法官制度在不同方面为美国检察制度提供了参照;另一方面,美国独特的民主发展历程则成为检察制度发展至关重要的内生力量。殖民地时期逐步确立起来的地方检察官制度和检察官公诉制度是美国检察制度的雏形。联邦政府建立后,1789年通过的《联邦司法法》标志着联邦检察官制度的正式确立。至此,以地方检察官制度和联邦检察官制度为主要框架的现行美国检察制度基本形成。19世纪20年代席卷美国的杰克逊民主运动开启了检察官产生方式由任命到选举的转变过程。到1978年,除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外,其余各州检察官均由选举产生。伴随着检察官产生方式的转变,检察官的权力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法官的权力。至此,构成现行美国检察制度的体系基础已发展成熟。

——摘编自张鸿巍《美国检察制度研究》、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近代西方国家在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和妥协,政治妥协便成为推动近代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

——摘编自何光明《政治妥协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为例》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史实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注意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枢密院、三司三个机构管理。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是,跟传统宰相府包揽一切、无所不统不同,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低,但是,这两个机构的长官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枢密院负责军队的调度等,三司负责国库里究竟还有多少钱等。

——摘编自赵冬梅《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材料二   分权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它不仅在于权力的分立,还在于权力的相互制约……按照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和法院三个不同的部门。但是由于各部门有其各自的运行程序,且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机构,三权在互相制约的同时,致使周转程序繁多,运作不灵,从而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职责不清。尤其是国会与总统之间,常常由于党派政见和利益之争而出现僵持局面,出现混乱拖延,处理事务不力的状况。

——摘编自尤维丽《论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中央政府机构设计表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建构分权制衡体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
2021-10-2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民主发源于古希腊罗马,以此为起点,西方民主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并且还在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跨越:它已经历了由古代民主到近代民主的跨越;19世纪末以来进入了从近代民主到当代民主的跨越。……17、18世纪,西方民主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各国都经历了思想启蒙、民主运动和先后建立民主制度的历史过程,均以不同方式实现了创建民主制度的目标:英国方式、美国方式和法国方式是其中的三个典型。经过两个世纪的历史变革,资产阶级共和国终于取代中世纪的专制统治,先后在欧美大陆确立。这一制度以民权代替君权,以分权代替集权,以立宪共和代替君主专制。

——摘编自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非常迟缓,具有现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只有戊戌变法;而进入20世纪,与民主政治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接踵而至,这种前慢后快与经济发展水平或有关系。在西方,革命与改良只是达到政治发展的手段,并无优劣之分,而中国在19051907年改良与革命论战后,革命派自此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在近代欧美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变,造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传统的农民阶级逐渐消失,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则与之不同,农民阶级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近代中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急速跨越。

——摘编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西方相比,近代中国民主发展的不同之处。
2020-10-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政治妥协界定为:“国家、民族、阶级、政党集团之间在利益冲突时,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做出让步,以缓解矛盾的一种行为。”以这一概念为基础,学者龙太江进一步将政治妥协定义为“冲突、竞争的政治行为主体(国家、民族、阶级、政党、政党集团等)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相互做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万斌、罗维认为政治妥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政治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

——摘编自张丽娟《政治妥协及其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根据材料,就政治妥协的定义任选一种观点’,并结合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雅典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以前的政体模式。共和政体早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就已确立了,并由政治家在以后的世纪里加以发展。总统制部分地基于英国宪制。《人权法案》是从《独立宣言》、弗吉尼亚及其他各州的宪法和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演化而来的。但是,将自治、民主且具有主权的各州联合为一个联邦统一体,则是美国对宪治作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摘编自路易斯·享金《宪政与权利》

材料二   从理论上而言,建国之初的美国并不宜推行强调权力制衡的宪政体制,美国宪法在实施过程中似乎面临较民国初中国的更多不确定因素。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的形式对革命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但是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产生了载然相反的结果。

——摘编自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国宪法的主要来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在推行宪政方面“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原因。

9 . 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不同国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尝试与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从来没有超出世系群体的范围,从来没有延伸至包括奴隶、外邦人或者妇女……伯利克里时期,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摘编自《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是如何将“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这些进步思想付诸实践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各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你有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