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权利的“制约平衡”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行使。”

——孟德斯鸠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试图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陈会颖《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政治主张的理论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阐释宪法所体现的立法权中“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2 . 民主政治是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民主政治的建立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诸多磨难,同时也要不断地吸收、借鉴以往民主政治文明的相关智慧,诸如美国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最终确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联邦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中的“实践和创新”。以下对美国这种关于孟德斯鸠学说的“实践和创新”,解读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构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潮流
②体现出的是分权与制衡相结合原则
③通过平衡利益,协调了美国棘手矛盾
④充分地实现了美国民众的政治权利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8-12-2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二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片段一:(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片段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2)材料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3)近代英国、法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 . 持枪权在美国被视为最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从最初反抗英国殖民地统治者的民兵,到规定持枪权“不可侵犯”的宪法第二修正案,持枪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奥巴马总统的控枪令引发多方的不满情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控枪令引发的不满情绪表明美国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漠视
B.控抢令涉嫌违宪,交织着传统与现实,利益与党争的冲突
C.公民权利通过政府的分权制衡原则得以保障,无需控枪
D.公民持枪权是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赋予公民的个人基本权利
5 . 1831年2月,青年林肯来到新奥尔良。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人类奴隶制的恐怖。他看到了买卖奴隶的广告,看见“戴上镣铐的黑奴被抽打”和黑奴拍卖会。他发誓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材料内容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密切的关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1787年宪法充分的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B.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治国理念
C.1787年宪法维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统一
D.1787年宪法无法消弧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矛盾
6 . 阅读下列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标志性事件政体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民主共和制
德国1871年宪法通过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民主共和制

A.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
B.英德两国经济发展落后于美法两国
C.四国均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宪法
D.四国均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代议制
7 . 华盛顿和麦迪逊都是美国建国初期的重要领导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城制宪会一致选举华盛顿为主席,但起关键作用的是麦迪逊。他是美国宪法蓝本的设计者,被视为“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人手中,不论是一个人、少数人或许多人,不论是世袭的、自己任命的或选举的,均可公正地断定是虐政;每一个部门必须能够对其他部门行使潜在的否决权,这样“每一个部门对其他部门都有法定的控制”。他指出邦联体制把权力危险地集中在立法机关手中,致使行政与司法部门没有防卫能力,立法权应该一分为二。除了以上同级部门之间“横向的分权与制衡”外,麦迪逊还主张在联邦与州之间也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建立一个主权共享的复合制共和国。

——摘编自孙宝珊《麦迪逊与美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国父”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同胞心中的第一人”。关于华盛顿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②华盛顿在美国建国初期的一系列施政,对新生的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愧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整理自叶炳炎《十八世纪的改革家华盛顿》


(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迪逊的“分权与制衡”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行政权为例,阐释麦迪逊“横向的分权与制衡”思想在美国宪法中的体现。
(2)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华盛顿在第一届总统任期时的施政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说明。
9 .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2017-07-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10 .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国独特的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横向分权思想和杰斐逊地域纵向分权理论写入其中,还通过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试图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陈会颖《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材料二美国独立会堂,又称制宪大厅,1979年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第六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被称为“美国的诞生地”,史学家认为它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建筑意义。美国第二次大陆会议在此召开。……178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在这里曾秘密进行了一次长达5个月的制宪讨论。

——吴晓静《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阅读材料一,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阐释宪法所体现的立法权中“比例制和平等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第六条,为美国独立会堂撰写一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评估结论。(不超过13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