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洋货泛滥是当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

——-陈争平《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热领域一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 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对日宣战诏书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四月间,朝鲜又有土匪变乱,该国王请兵援剿……倭人无故派兵……增兵万余,迫令朝鲜更改国政……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反更陆续添兵(清)是以添兵前往保护。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开炮轰击……日本对清宣战诏书惟朕即位以来……求文明之化于平和之治……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于其内乱,借口于拯救属邦,而出兵于朝鲜。朕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清国……派大兵于韩土,要击我舰于韩海,亦不得不公然宣战……


比较两则诏书,指出中日两国的分歧,并分析造成分歧的原因。
2020-10-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历史灾难的同时,也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大祸临头的紧迫感和难于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耻辱感。危机意识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和寻找挽救中国的思想和道路”。

——摘编自:施亚美《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已经觉醒,除了少数汉奸以外,中国各阶级、阶层,各党派团体,各民族、宗教,包括海外华侨华人,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战的正确总战略方针,并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在这些正确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挺进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战场,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两次中日战争比较研究》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午战争战败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2020-09-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2020-06-29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小站练兵是指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为振兴武备,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在天津小站等地首次编练近代新式军队一事。

早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政府就发现了旧式军制的诸多弊端。1894年9月,李鸿章曾在京师会晤即将参加黄海之战的德国陆军军官汉纳根,汉纳根建议中国用洋人西械,以新法练兵。10月,清政府设立督办军务处,由王公大臣负责,令胡燏棻自行试办。次年9月,胡燏棻将练兵场所由天津马厂移至小站。1895年底,清政府任命力主维新变法、倡导编练新军并曾参与援助朝鲜军务的袁世凯接替胡燏棻,负责练兵事宜。小站练兵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旧械,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并制订了一套以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为主题内容的建军方案,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的草创先河。

从小站军营里和保定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中,走出了四位民国总统、六位民国总理及三十几位督军。

——《清末改革史话之七》袁世凯练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小站练兵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站练兵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20-06-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

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后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于1904年春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

济南开埠后,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家。1904年,电影传入济南,一名德国人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建立了济南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这一年,自行车在济南销量大增。济南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仓所学知说概括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7 .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巨大的胜利震惊了欧洲列强尤其是俄国、日俄两国间的对抗迅速升级,两国都对朝鲜、中国东北和辽东半岛有领土要求。日本军方着眼于未来和俄国的冲突。在19世纪90年代末大大加强了海陆军,并于1902年拉拢意图牵制俄国扩张的英国签订了《日英同盟条约》结成军事互助同盟。俄国一位外交官员在1903年访问日本后,非常忧虑地向沙皇报告说:“我对(日本)的飞速发展感到很惊讶,毫无疑问,日本人在文化上的先进程度堪比俄国。”

战争在1904年爆发。日本军队在俄国增援部队从欧洲赶来之前就占领了俄军的基地。日本海军把航行了半个地球赶来增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歼灭。1905年,战争结束,日本在朝鲜和过东半岛的殖民统治得到国际承认。同时,俄罗斯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并将南满铁路和中国东北南部的经济利益转送给日本。日俄战争的胜利使日本成为重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

——摘编自态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原因。
2020-03-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随州市高三3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

——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 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甲午战争之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赵宋王朝……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主干来划分,路级机构的设置,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宋代路级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责的地方分权体制。……就功能而言,宋代之后的路、三司、督抚显然与汉州、唐道不同,……已经由监察转向收地方行、财、军等各项权力。……宋王朝又规定了诸司互察法和行政复查制度。宋代的这一做法被后世的元明清所继承,元代的行省制度、明清时期的三司与督抚制度,都采取了分权制衡原则。……就此而言,宋代所创的路级体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虽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但此时也与刘坤一、张之洞态度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这样,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追究。可见,中央权威已经下降到极点,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使得晚清政府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汉族政治集团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10 .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探索经历坎坷、过程曲折;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多达700多个,其中同清朝政府签订的就有500多个,从1842年到1911年,清政府同外国签订条约、协定的数目为:英国98个,俄国89个,日本78个,法国88个,德国37个……还有和两个以上国家共同签订的86个。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获得了割地、赔款、实行军事占领、开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思想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

——《中非爱国主义大辞典》

材料二   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材料三   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四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原其源泉

1940

八路军对华此日军发起总政,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1)试举三例,说明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是如何破坏中国经济主权的?
(2)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作用。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平人群之需要”的?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四加以分析。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谈谈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2019-08-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恩施一中、利川一中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