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此约签订后
A.多口通商,打破了闭关政策B.刘步蟾等率舰巡海作战
C.列强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D.清政府为“洋人的朝廷”
2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
3 . 近代中国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签订后
A.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B.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
C.列强开始在华掀起瓜分狂潮D.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侵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
1946年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扩大总统推动国际自由贸易的谈判权限并根据国际经贸形势变化,采取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措施。其中的“301条款”是美国政府针对损害美国贸易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外国政府的行为、政策和做法进行调查、报复和制裁的手段
1991年美国首次依据“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发起调查据调查结果,美国对中国28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次年双方达成协议,关税税率饭复。)
2018年美国宣布对华270亿美元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布在美东部时间7月6日0时开始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的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已经“做好准备”予以回击)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5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   “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

——【日】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如《“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从中日双方分析造成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谈谈对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
6 .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B.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2020-03-18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
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
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闲扰地方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机会均等”D.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2020-03-05更新 | 375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列举有关黄海海战的细节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B.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D.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10 .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制度落后B.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战略战术失误D.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2020-02-22更新 | 792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