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茶叶贸易与饮茶风俗

材料一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1610年,荷兰人首先将茶(绿茶)运到西欧,饮茶习俗遂由荷兰传至法国、德国及英国,华茶(尤其是武夷茶)引起西欧各国的瞩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诏“遍谕番商,嗣后口岸定于广东。”1842年,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口为商埠,其后汉口、镇江、九江、杭州相继开放,华茶源源不断被输入欧洲及美洲。

(1)结合所学,分析17—19世纪中国与欧洲国家茶叶贸易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英国人对茶的爱好始于17世纪,至19世纪达到顶峰。

17世纪早期,英国人的早餐主要由冷肉、鱼和啤酒组成,准备起来需要耗费很长时间。18世纪新兴工厂里的工人对饮茶情有独钟。以加糖红茶为特色的早餐用不着设施齐备的厨房,只需把水烧热。茶含有咖啡因,使他们在长时间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保持清醒,集中精力操作高速运转的设备。

由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稍不注意便会爆发传染病。用开水冲泡茶叶可以预防许多因饮用水不洁带来的疾病。到1796年,有人说痢疾和其他由饮用水所引起的疾病“真是越来越少,在伦敦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疾病了”。大量工人可以安心地涌向诸如米德兰那样的工业城市。

瓦特的好友韦奇伍德是大批量生产瓷器的先驱。他率先使用蒸汽机来研磨材料,并应用印花机的技术。他工厂里的每个工人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产品从一道工序不停地流向下一道工序。当时一个熟练工人只要节省一周的工资就能买一套普通的韦奇伍德家的茶具。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的茶叶揉捻机、烘干机等,相继发明。

(2)有学者提出,“茶为国饮”与英国工业化相互促进。结合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论述。
2022-07-09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缴纳“进口、出日货税、铜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项规定其重点在于
A.公平B.协定C.税额D.例章
3 . 读下图,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林则徐在①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B.②在鸦片战争后开放为通商口岸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③定都
D.英法联军攻入④,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
2020-08-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4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8-09更新 | 286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
2020-04-22更新 | 538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吏治败坏B.莠民作乱C.贫富不均D.制度腐朽
2020-04-14更新 | 2230次组卷 | 68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7 . 19世纪40年代,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上海B.重庆C.北京D.杭州
2020-02-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8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条约”指的是《天津条约》
B.“办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
C.“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
D.“办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2019-06-08更新 | 8904次组卷 | 5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着军事上到达全盛时期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2019-01-30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