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清政府腐败落后
C.缺乏国际制约机制D.英国具有经济、军事优势
2021-10-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2 .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B.《辛丑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C.《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D.《南京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
3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许多英国纺织企业主认为“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厂的出产,都不足供给他(中国)一省之用”,遂将大量棉布送往中国出售。英国企业主的这一行为
A.使英国对华商品输出连年剧增B.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与争夺D.遭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4 . 中国近代的某条约规定“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据此可知
A.清政府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B.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C.外国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D.推动了中国法制进步
2021-09-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
2021-09-25更新 | 26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第5条规定:“广州等五港口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地势,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此后,上海于1845年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租界―英租界。这反映了
A.上海租界建立有合理性B.清政府无力维护国家主权
C.中英共同管理通商口岸D.英国是西方侵华的排头兵
7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此内容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旧的自主关税还要略高一点,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A.鸦片战争尚未唤醒清王朝B.国人愚昧无知观念落后
C.外交体制已进入条约时代D.国人缺乏近代主权观念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古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装订成册的册叶形式且已经十分完备,并普遍推广全国各地。宋代出版的书籍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不仅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农、桑、医、算等专著以及法律、地理、建筑等类书籍大量出版,卷帙浩繁的佛藏、道藏多次上版刻印,而且还出版了数以千卷计的大型类书。刻书机构遍及各地,不仅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如国子监、崇文院,而且地方政府也都刻印大量书籍,同时私人也纷纷刻书,出现了大量私人开设的书铺刻书出售。虽然这时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但宋代书籍大都仍采用雕版印刷,这些书不仅印制精美,富有艺术性外,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因为它们是很多书籍的祖本,自然成为研究历史和其他考据的早期版本依据。

——摘编自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凸版印刷术、平板印刷术以及凹版印刷术使得我国的印刷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的跨越。出版物也由之前的以线装为主逐步演化到平装、精装为主的图书形制。中国的传统出版向来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体,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方的接触也日渐频繁,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广泛地了解和移植西方文化思想,并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图书,这就使得中国的出版物内容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新学科随之出现。另外出版观念的变革以及出版机构和管理的革新,都曾为中国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变添砖加瓦。

——摘编自陈力《中国图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宋代图书出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宋代相比,近代图书出版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原因。
10 . 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1850年,蚕丝占上海出口货物的比重为52%,茶叶为46%。1860年,蚕丝为66%,茶叶为28%。189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在报告中称:“在中国向外贸开放后的许多年来,对外国出口的商品几乎只有丝茶两种。”据此可知
A.上海外贸隐忧明显B.英国关注丝茶贸易
C.上海对外贸易繁荣D.中国贸易中心转移
2021-09-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