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B.中国被迫开放了福州等通商口岸
C.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2019-01-01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校级联考】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历史试题
2 . 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官员出身逐渐发生变化
B.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D.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2019-01-01更新 | 2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C.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4 . 外国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下列特权,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5 .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永久居住权
B.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C.要打开中国市场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018-11-23更新 | 2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1868—1907年外国在华航运所占市场份额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美、英、日
B.英、日、美
C.日、英、美
D.英、美、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打开中国门户
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加紧资本输出
D.瓜分中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掀起瓜分狂潮
B.希望利益均沾
C.扩大资本输出
D.要求扩大市场
2018-10-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的两年内,先是俄国拒绝与理藩院继续往来,将理藩院致俄国的照会原封退还,接着美、英、法三国公使中止与管理通商事务的地方总督兼钦差大臣的关系,都将其照会直接送到军机处。这一做法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力
C.反映出《天津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
D.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10 .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
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
2018-08-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