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开辟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A.集中在长江流域
B.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分布整个沿海地区并向内地发展
D.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流域和珠江流域
2018-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上述言论可能讲于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中法战争
2.对材料中外国人“对华通商”性质的准确表达是
A.平等的互惠贸易
B.不平等的掠夺性贸易
C.罪恶的毒品贸易
D.正常的商品贸易
3.材料中外国人对“对华贸易的扩展”“失望”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D.外国商品对中国缺乏吸引力
2018-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3 . 下列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018-08-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一年级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练习
4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A.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领土进一步被割占
C.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D.独立自主地位进一步丧失
5 . 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他所说的“奇局”应理解为
A.太平天国运动空前浩大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船坚炮利
D.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世界的潮流
2018-08-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条约之中。这反映了清政府
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
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
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
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2018-06-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下列条约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18-06-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