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多为“夷、藩属、三跪九叩、朝贡”,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致歉致电、照会、握手”的频率增加,这表明(     
A.朝贡外交转变为平等外交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逐渐摒弃了传统外交理念D.完成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2022-12-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天下”,而不是“世界”上;近代“天下”几近耗尽生命,战争使"世界"降临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该学者意在说明(     
A.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B.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新旧两种文化产生激烈冲突D.鸦片战争引发中国思想界的嬗变
3 . 1847年,英国议会下院提交的报告书指出,1843—1846年,英商对华正当贸易大多数亏损约35%~40%。马克思也认为“1843年的条约,不是扩大了美国和英国对中国的出口,而只是加速和加深了1847年的商业危机”。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导致了英国贸易亏损B.巩固了中国的贸易优势
C.刺激了英国工业制造D.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
2022-12-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波是鸦片输入的主要口岸之一,"在太平天国克服宁波两个月,辛酉十年底(1862)据怡和洋行宁波支店负责人格林的报告,太平天国禁止从宁波运鸦片入内地,因此,这一个大鸡片公司‘过去两周,一箱鸡片都没有卖得出去’”。《辛壬锁记》记载,太平天国在宁波一带“禁吸洋烟……或偶见有烟具,不论件之大小即重加谴责”。

——廖达兴《试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浙江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因为洋务运动是个双向活动,即中国学习西方,接纳西方文化,西方各国向中国传授先进技术,协助中国建立西式的工厂、学校、机关……所以它的成行只必须具备另一个重要条件:西方列强的意愿。"西人所望中国者,一曰非强不可,不强则生意阻滞不行,西人于此多不便也。二曰非富不可,不富则西国之物无能买也"。因此,列强的需要毕竟与中国的国情需要"里应外合"了。

——高路《洋务运动发生的必然与偶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宁波成为鸦片输入主要口岸的时代背景。指出太平天国在浙江禁烟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里应外合”的角度,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指出洋务运动的目标。
5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研究认为,鸦片战争后形成了三角贸易关系,“以伦敦的金融市场为媒介,英国的产业资本在支付自身需要的美国棉花的部分价款时,因为美国购进中国茶的缘故,因而购入美国的汇票进行结算”,从而形成中、美、英三国之间的结算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鸦片战争后(     
A.中国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瓦解
C.传统自然经济仍然根深蒂固D.中国卷入国际金融体系之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的矛头指向富庶的中华帝国和葡萄牙人独占已久的国际商港——澳门,使澳门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这表明澳门生存危机主要源于(        
A.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威慑B.葡萄牙推行专制独裁殖民统治
C.中国外贸出超地位的丧失D.商业资本垄断贸易已不合时宜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据冯桂芬《显志堂稿》记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知(     
A.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的状况B.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
C.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汉之前的早期文献中所表现出来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毫无疑问大多是传闻和想象。古代中国人有一种把空间最大化的想象方式,就是把“天下”想象成“九州”以及周边,中国与“四裔”,或者是以“王畿”为中心逐级放大的“五服”。它体现了古代中国自居中央的天下观念,按照古人的说法,因为四裔不够文明,都仰慕中国,所以要来中国朝贡。“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周边四裔为附庸”的中国历史记载传统,延续了两千多年。

——摘编自葛兆光《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

材料二   道光年间,国门被迫打开,有关中国之外的世界知识逐渐受到关注,一些世界地理和历史的著作陆续问世,中国历史学家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超越帝国边界,并依靠异域自己的资料加上亲身经验和考察,开始试图叙述有关世界/全球的史地知识。随着中国内政外交的步步失败,关于世界地理和历史观念的巨变,仿佛在加速度地出现。早在同治六年(1867)清王朝成立同文馆,就决定同文馆要设立“读各国史略”一科:1895年甲午战败,1898年变法失败,1900年义和团事件之后,晚清政府不得不从政治、制度和教育上改革。在这种改革中,有关历史的观念,也终于迸入官方主导的学校教育。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大学堂在中国历史之外必须讲授“万国史”、中学堂讲授“欧洲和美洲史”。正是在这种中国的大变局之中,世界历史也顺势进入中国。

——摘编自葛兆光《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史学对世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以来中国史学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并概括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2-11-15更新 | 9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培优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统计了以下两表(表1和表2)。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最合适的论文主题可能是(     

表1: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跪、接见
比例(%)74.9%2%0.81%2.4%19.8%

表2: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
比例((%)87.5%4.7%1.3%0.8%5.7%

A.《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天朝上国观念的转变》D.《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022-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