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当局编订地理教科书时炮制出与日本“本邦”相对应的台湾“本岛”概念,中国反被归为“外国”,在地理概念上割裂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这里当局的做法(     
A.加速了“台独”势力形成B.割裂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C.推动了近代地理教育建立D.意在加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2024-04-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历史
2 . 1840年至1895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上百家外资工厂。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创建茶厂、纺织厂、制糖厂、皮革厂等技术不高但较好推销的商品加工厂;在港口以及河运枢纽城市等地建立造纸厂、玻璃制造厂、火柴厂等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的创办(     
A.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反映出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折射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由于船只数量越来越多、载重越来越大,河道航运安全难以保障,另一方面,交通需求剧增导致既有交通养护机制不堪重负。陆路维护机制的依据是1555年公路维护法,堂区居民须按照财产收入状况提供差别化的无偿劳役、进行道路维护
18世纪上半叶175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公路信托总里程超过3300英里,伦敦至地方都会的线路几乎都为收费公路覆盖,布里斯托尔湾——塞文河谷——伯明翰贸易区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络,随着收费公路的扩展以及路面状况的改善,伦敦的货运和客运服务持续增长,地方都会(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诺里奇)的交通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17501830公路方面,18世纪下半叶收费公路的普及进程加快,17501770年出现“收费公路热”,总里程近15000英里。到18世纪晚期,伦敦,中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道路都已成为收费公路,19世纪上半叶,收费公路扩展趋缓,到1836年总里程近22000 英里,是法国或西班牙的两倍多
183018701844年,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铁路和蒸汽机车凭借前所未有的价格和速度,迅速排挤了公路和水路,在旅客运输和高价值货运中占据优势

——摘编自沈琦《从“交通困局”到“交通革命”: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1880年,为解决开平煤矿的外运问题,在直隶总督李鸿章支持下,开平矿务局督办唐廷枢请英国工程师金达修筑了唐胥铁路。此后经由中法战争的洗礼,清政府才切实意识到修筑铁路与巩固海防的密切关联,并接受李鸿章建议,将铁路事宜交由海军衙门兼办。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在烟台互换后的第三天,御史刘恩溥就积极上奏,请求光绪帝大加振作、锐意恢复,以兴修铁路为“第一要义”。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入京营谋铁路的外商就有数十家。各国驻华公使也异常活跃,争相出面兜揽铁路借款,申办铁路工程,推荐本国的铁路工程师和筑路技术等。

——摘编自张海荣《从津芦铁路看甲午战后清朝改革的再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交通建设的演变历程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修筑兴起的原因。
2022-06-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作为近代北方的工业与金融中心,金融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

天津近代发钞银行一览表(摘录)

银行时间设立总部是否在天津性质津钞发行额(民国26年)银行设立时间总部是否在天津津钞发行额(民国26年)性质
汇丰银行1881外资天津农工银行1916商办
华俄道胜银行1896外资中法实业银行1916外资
通惠银行1896官督商办花旗银行1919外资
天津官银号1902官办中国实业银行1919是(后迁出)官民合办1750000
横滨正金银行1903外资中国丝茶银行1925商办
大清银行1905官办中元实业银行1925商办
中国银行1912官办115161800中国农工银行1927官民合办1500000

——摘编自黄丽珍等《天津近代货币“斗争”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就先后在东北和华北建立起多家日本银行支行和日伪银行,日军依靠这些银行大量发行伪币来兑换法币和地方货币,掠夺中国人民……为稳定根据地的金融,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货币;国民党政府则在国统区严禁使用敌伪货币,并在敌占区推行地方银行纸币护卫法币,维护法币在沦陷区的流通。日伪银行还采取不合理的兑换关系,人为贬低法币,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为了扰乱金融秩序,日军大批伪造根据地货币,发行大量假钞。而敌后根据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假斗争;国民党政府下令军统局与美国合作,在重庆制造沦陷区的伪币,用于抢购物资。为套取中国外汇,日本在华北各地掀起挤兑银元的风潮,用钞票购兑中国银元,再购兑成白银运往关外,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国民政府采取外汇管制等多种手段以粉碎敌人阴谋,稳定金融秩序。除此之外,日军还开展物资战,到非沦陷区抢购物资,引起通货膨胀,物资战也成为货币战的一种形式。敌后根据地和国民政府也采取积极措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王永进《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的货币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天津金融领域“斗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国反击日军“货币战”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货币的新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万国史在中国大范围的译介与传播,从1822年至1906年的84年间,译自欧美的著作来源范围较广,数量共有15种。目前已知最早译自日本的万国史出现在1883年,但截止到1904年,在短短20年间,已出版了21种,且1900年后的数量达15种。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日本国情与中国最为相似B.留日学界领袖的积极引领
C.清政府重视世界史的研习D.甲午战争给国人巨大刺激
2022-05-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甲午战败后,以进化论为灵魂的《泰西新史揽要》风行一时;以亡国灭种作警告的《中东战纪本末》传诵海内;以日本变法为借鉴的《文学新国策》备受欢迎。这说明甲午战败促使(       
A.学习日本成为潮流B.民族意识大大觉醒
C.维新思想广泛传播D.民族危机开始产生
7 . 晚清以来,科举制度遭遇了一个持续的、递进的批判过程,龙其是甲午、戊戌前后,批判科举达到高潮。晚清先进人土批判科举制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B.社会变革的迫切
C.民族危机的加深D.反清斗争的需要
8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仅康、梁等知识分子上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与日本决一死战,而且 在清朝统治层内部,官僚士大夫认为割地将使日寇占据辽河以南,逼近畿疆,控扼山海,“陆则拊我之背,水则扼我之喉,早发夕至,防不胜防,是纵豺狼于肘腋之间,权纾患而患转迫也”。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B.导致了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C.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D.强化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
9 . 中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纷纷觉醒,意识到中国先前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次跛足的现代化运动。从这种认识出发,他们开始组织学术团体,创办以开民智、鼓民力为基本宗旨的近代报纸杂志。他们认识的变化源于
A.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B.甲午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
C.三民主义思想广泛传播D.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