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9 道试题
1 . 以资本在10万元以上在中国的外资大型工矿业企业来计算,1840—1894年为23家,创办时的资本总额为7631千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创办资本总额为103153千元,后者为前者的13.5倍。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B.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D.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
2021-11-0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95年,李鸿章上书光绪帝:“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B.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的新动向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2021-11-09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外国在华部分企业的投资变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列强在华企业投资变动的主要推动力源于
A.通商口岸的开放B.清政府的巨额赔款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4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5 .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这一条约
A.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B.割让了中国辽东半岛给日本
C.赔偿了帝国主义2100万银元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A.③②①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2021-11-0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寻求强国御辱之路的探索史。下列近代中国抗争与探索的主张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8 . 甲午战败后,虽然各种政治派别对于民族国家的构建方式和形态模式存在争议,但最核心的共识都在于试图通过重新建立对现代中国的理解。这反映出甲午战后
A.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清廷外交理念的近代化
C.各阶层亡国灭种的危机D.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发展
9 . 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一种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这种宗藩关系逐步解体。这种变化反映了甲午战争后,日本承认朝鲜获得名义上的“独立”。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在东亚主导地位逐渐丧失B.日本强势崛起改变远东格局
C.近代国际关系观念的日益传播D.中国民主政治取得重大突破
2021-11-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十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外洋各国所共倾服。今티本来文隐有所指,朝廷深惟至计,此时全叔之任,亦更无出该大臣之右者。李鸿章著赏还顶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

——1895214日光绪帝写给李鸿章的上谕

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1)据材料一,简述李鸿章“与日本商定和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哪些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
(3)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能论证这一观点的三个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