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拥有华侨身份的成员居多,黄花岗起义时也有大量华侨为其捐款。这反映了
A.革命党侧重对华侨宣传B.国内民众尚未觉醒
C.家国情怀助推社会变革D.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2021-12-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2 . 1905年,有文章指出若“以因果常例论之,国家政体,必胎于个人教育,政体之文野,视个人之程度而定。……(欧美)政体虽殊,而其为教育之结果,则无可疑”。据此可知文章作者
A.着眼于补全政治制度的缺陷
B.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价值重估
C.受三民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
D.认为中国未具备宪政的基础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因为它的成立是引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向资本主义社会发生根本性历史转折的开始。学者的依据是兴中会的成立
A.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B.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21-07-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1903年又在《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这说明章太炎
A.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B.支持反清革命
C.反映民族矛盾的尖锐D.支持君主立宪
2021-05-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图。此论战的双方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保皇派与革命派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
6 .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2020-10-23更新 | 150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测试历史试题
7 . 孙中山在庚子年趁北方之乱面发动惠州起义,虽仍失败,但他发现此前“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庚子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造成这种现象的背景之一是
A.士人阶层的价值认同发生变化B.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深入人心
C.清王朝完全沦为列强的代理人D.立宪派对新政由希望到绝望
2020-08-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报刊《汉帜》称:“本报宗旨在光复祖国,防护人权,唤起黄帝种魂,扫除白山鞑虏。”据此判断,该报创刊于
A.义和团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9 . 在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宗旨,一个以改良为归依;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下列说法符合他们共同点的是
A.主张推翻清政府B.是资产阶级政党
C.传播了进步思想D.密切联系了群众
2020-02-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