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策划和领导了十次革命起义,这十次起义的主要力量为当地旧式会党被买通的清政府官兵和新兵。这反映出当时
A.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巨大B.革命派忽视革命宣传
C.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D.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2 . 20世纪初,共和革命影响日益扩大,“出保皇党(立宪派)入革命党者,不可以千数计”。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以民主共和为目的的革命闭体。这表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开始B.辛亥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C.推翻清政府成为各界共识D.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扩大
3 . 年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国民党D.光复会
2020-12-16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2020-10-23更新 | 150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
A.国民党突出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B.官方史著客观地反映了武昌起义的历史
C.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D.同盟会是国内革命阶级的反满联合战线
7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D.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020-08-13更新 | 410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三杰的生活履历,从中可以得出
姓名事迹
秋瑾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英勇就义
徐锡麟1903年留学日本;1904年首批参加光复会;后与秋瑾、陶成章一起创办大通学堂;1907年英勇就义
陶成章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与蔡元培等创立光复会,任副会长;1912年被暗杀

A.革命运动的发展得到了留日学生的支持
B.南方的革命运动主要依靠光复会的领导
C.革命教育的普及是浙江三杰产生的根源
D.留日高潮的到来催生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10 . 甲午战争以前,容闳就曾立志:“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甲午战争以后,无数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蒋梦麟就曾以“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作为学业选择的出发点。这表明
A.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B.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
C.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觉醒D.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