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在信中写道:“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现在要得出目前最好该做什么的意见还为时太早,但我想,在现在绝对君权和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正在酝酿的共和制之间,要有个中间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条件已经成熟B.受传统影响作者主张渐进式变革
C.表达出作者对革命的担忧和不满D.清政府内部分化,已经土崩瓦解
2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D.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020-08-13更新 | 410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1905—1910年间《民报)中“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统计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民族认同意识增强B.民主思想成为潮流
C.三民主义得到认同D.清廷革新能力丧失
4 . 下图是近代中国新建政治团体的发展图

由此可以推论出
A.政治团体的增减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B.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清政府对内经济松管
C.低迷原因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国内的政治状况对政治团体发展影响较大
2020-04-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末主张废帝王纪年而用新纪年者约四种,除康有为主张孔子纪年和刘师培主张黄帝纪年外,章太炎曾主张共和纪年,高梦则主张耶稣纪年。这些纪年之争共同反映了
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B.实现社会转型的强烈要求
C.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恢复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
2020-01-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两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2020-01-17更新 | 712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4 月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7 . 1905 年,华兴会的力量及影响相对兴中会都更大,然而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华兴会会长黄兴却提 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过选举手续”。这段史料可以证明
A.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影响力更大B.兴中会在斗争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C.黄兴反对走政党选举的合理流程D.革命派在合作之初存在一定分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3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政治体制上效法欧美,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揖美追欧”的含义,并概述孙中山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在1978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指出“讲话”的名称,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历史地位。结合所学概述在这一“讲话”思想指导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10 . 梁启超说:当光绪宣统之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可算没有一个不算革命党。但主义虽算不同,手段却有小小差异。一派注重种族革命,说是只要把满洲人撵跑了,不愁政治不清明;一派注重政治革命,说是把民治机关建设起来,不愁满洲人不跑。两派人各自进行,表面上虽象是分歧,目的总是归着到一点。此处梁启超要说明的是辛亥革命
A.成功的原因
B.失败的原因
C.发生的背景
D.蕴含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