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他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摘编自胡明概《浅谈辛亥革命》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文化"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扩大了民众的民主法制权利
2021-01-06更新 | 508次组卷 | 167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要求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但同时又规定“国务员铺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将内阁置于总统的行政权控制之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规划的政体存有一定缺陷B.照搬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总统的权力中心地位D.防范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5 .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只当了83天的皇帝。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由此可见袁世凯称帝失败主要是由于(     
A.帝国主义的不支持B.袁世凯内部众叛亲离
C.袁世凯的寿命短暂D.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搅和在一起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辛亥革命 基本完成了前一个历史任务,但没有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 限性就在这里'上述材料(     
A.是结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具体评价B.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
C.认为辛亥革命无助于政治近代化D.否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
2020-12-21更新 | 1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年10月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据此可知,影响这一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B.西方思想的传入
C.政府政策的支持D.思想解放的促进
2020-12-16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题型01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8 .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种看法?
2020-12-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9 . 列出1894--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重要革命活动。
2020-12-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10 . “临时约法”是如何规定行政、立法与司法权的?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2020-1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