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三   “皇帝,……如今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依据材料一,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2021-06-0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7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2021-06-02更新 | 18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金版学案高一岳麓版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人们所公认的那样,辛亥革命并没有成功。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如果资产阶级实行统治的经济条件没有充分成熟,君主专制的被推翻也只能是暂时的”。经济基础的脆弱导致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人物的软弱,南京临时政府的垮台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因为“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么法律,无论什么选出的机关都等于零”。

材料二 从武装革命的斗争方式上来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这条道路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它发扬光大了人民群众的革命传统;从革命的内涵和最终目标来说,辛亥革命又继承了中国近代以来坚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正确路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罗福惠《辛亥革命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并没有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对以往革命的发展。
2021-05-27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7辛亥革命
4 . 明清故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不断的“超越性”中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应该建设一个“理想的家园”,这个家园应该是具有某种“超越性”的“家园”,……换言之,“应该”是具有某种“神性”或可以与“天上的家园”形成某种“映射关系”的“家园”。这就是说,“理想”的“地上”“家园”同时也“应该是”可以从“大地”“升华到”“天上”的“家园”。在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精神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绝不能“堕落”为“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人类必须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引自汝信、李惠国《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   设置于紫禁城隆宗门内的军机处为清朝的行政总汇,雍正年间本由内阁分设……军机处其地至要,其弊极少,较诸汉相国府、唐之中书门下、宋之三省、明之内阁,有利无弊,尽善尽美。军机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大抵天下之权,惟皇上可以操之,非臣下所宜擅也。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

材料三   1912212日,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紫禁城颁布退位诏书,“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众化民国”。19123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宋教仁起草的《临时约法》,于311日公布实施,从而在法律上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追求的“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政治理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紫禁城名称的由来出发,指出其具有“超越性”的表现。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雍正即位前后日常政务处理地点的变化,以军机处为例扼要分析说明“大抵天下之权,惟皇上可以操之”这一历史现象。
(3)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选择一种作答:①指出“旧邦新造”所遵循的原则及权力运行机制。②有学者提出,“故宫显现了儒家礼制在君臣关系中的表现”。试以午门为例,对此予以说明。
2021-05-27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5 . 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
A.尽管妥协但政治上日趋成熟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
C.已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2021-05-25更新 | 43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7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史家在论述民国诞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时说:“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作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B.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作用
2021-05-17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7辛亥革命
7 . 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革命派制定的针对性对策是
A.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明确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C.颁布保护发展工商实业的法令措施
D.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021-05-14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7辛亥革命
8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从美国途经欧洲回国,在法国巴黎发表谈话,更加明确地宣称:“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总统制。”但是,清帝退位之后,为避免接任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擅权,《临时约法》最终确定中国的政体是“责任内阁制”。这一变化
A.表明革命派的立场不坚定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C.为确保革命胜利果实的变通D.最终导致政治民主化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反封建不彻底
2021-05-01更新 | 17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
10 . 1912年2月14日,17省代表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参议院在致袁的电报中说:“查世界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也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这表明袁世凯的上台
A.窃取了革命的果实B.是民众选举的产物
C.体现民主革命的成果D.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2021-04-26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7辛亥革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