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

材料一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首先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结合美国的政体说明,作为总统,华盛顿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
(3)为什么说“1912年我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2021-09-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2 . 法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
(1)请简述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主要内容。这部宪法最有可能借鉴吸收近代西方哪儿个国家的优秀成果?
(2)这部宪法有没有得到落实?原因是什么?
2021-09-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3 . 如图中的场景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从台北出发,先后到达祖国大陆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并发表了“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的新闻公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材料二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1)①请写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②为了巩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颁布了《临时约法》。指出《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
(2)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简述这场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
(3)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华民族有何意义?
(4)“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四扼要指出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从七十多年来的国共两党关系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凡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021-08-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6年有学者曾指出,近十余年来,“主权”二字无时不与国人有密繁之接触,从《临时约法》到1923年贿选总统曹馄为正名而制定的宪法,皆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内容这反映了
A.政治宣传促进民主发展B.民族国家观念日益增强
C.民主思想成为意识形态D.民主共和体制逐步完善
2021-08-26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6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94次组卷 | 3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10辛亥革命
6 .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D.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2021-08-23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6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的兴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民国初期政体变化频繁,时而实行总统制,时而实行责任内阁制,但是政局依然动荡不已,这从根本上说明
A.先进的政治制度超前于落后的政治文化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C.立宪派势力在制宪活动中作用举足轻重
D.西方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不断干涉中国革命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8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最能说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民众觉悟程度不高,不明白共和真谛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2021-08-10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10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进步B.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
C.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2021-07-18更新 | 323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09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2021-07-05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难点专题05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