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2022-06-25更新 | 828次组卷 | 36卷引用:第19课辛亥革命(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2 . 1912年参议院制订《临时约法》时,女界领袖唐群英等20多名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神州女界共和协进社要求在国会设立女子旁听席;北洋政府时期,女子参政同盟会不顾有关方面的阻挠,积极联络北方女界,继续要求女子的参政权,被袁世凯拒绝。这表明民国时期
A.女性的参政意识增强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政府的政治统治黑暗D.共和观念广泛传播
2022-06-2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7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江苏专用)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派以革命手段取得的,但它又不是确认革命政权并由革命政权来保证其实施的.而是被革命派作为箍圈,期待它来约束反革命的。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制定实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C.没有革命政权来保证其实施D.具有因人设法和人治的色彩
4 .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懿旨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该事件
A.标志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名存实亡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D.直接起因于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
2022-05-21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年热点专题06二次革命爆发110周年-备战高考历史复习之周年热点链接演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发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日领土之统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B.借鉴了美国反英独立模式
C.未受当时盛行的汉民族主义影响D.开创国家统一安定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钱病鹤所作漫画《国人皆曰可杀》(1917)。该漫画可折射出当时
A.民众思想的进步B.辛亥革命成果丧失
C.反侵略的一致性D.对俄国革命的效仿
2022-05-08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政局变动增强了民众参政意识B.是对议会斗争道路的成功尝试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的方式之争D.违背民主精神并导致军阀割据
2022-05-02更新 | 458次组卷 | 14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8 . 1912年,中国封建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袁世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登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之后,就千方百计摧毁辛亥革命的成果,实现独裁统治,逐步恢复帝制,建立袁氏朝廷。这一现象
A.体现传统观念依然深厚B.说明民众民主意识薄弱
C.导致辛亥革命彻底失败D.反映帝国主义保守态度
2022-05-01更新 | 528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9 . 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由领土之统一”。随后,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政时代再有藩属名称……而冀民族之大同。”这表明,孙中山和袁世凯都主张(       
A.国家统一B.主权完整C.中央集权D.民主共和
2022-05-01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的责任中心由原来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转向社会和国家,由原来狭隘的民族一主义转向以现代国家意识为基础的民族主义。这说明,辛亥革命
A.创建了新的民主政治架构模式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社会意识的现代化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2022-04-18更新 | 385次组卷 | 9卷引用:解密06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统编版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