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甚至有人认为辛亥革命也是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结果。

——王希《原则与妥协》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2-0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冲击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难行
2022-11-27更新 | 1173次组卷 | 8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学家张岂之说:“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西学昌盛。”这主要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A.动摇了传统价值观的正统地位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近代化D.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激发国民党人的斗志B.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
C.凝聚国家复兴的力量D.确立民主共和的制度
2022-05-27更新 | 634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套。主图分别为当时中国最显要的人物,图1肖像为孙中山,图2肖像为袁世凯。据材料推知,两套邮票的同时发行

A.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6 .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这反映了当时
A.政党政治的成熟B.民主政体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革新D.政治体制的剧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六部和理藩院分管内地事务和蒙、回、藏事务。民国建立后,根据1912年4月《袁世凯大总统命令》,内阁不设藩属部,所有原属该部管辖的事务均归并内务部接管,不仅如此,民国还特设蒙藏事务局,直属国务总理,以重事权。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政府已经完成国家统一B.民国政府民族政策更加合理
C.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一致D.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管辖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辛亥革命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胜利D.新中国成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2020-07-09更新 | 10510次组卷 | 11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B)试题
10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