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
A.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20-08-0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2016-11-27更新 | 4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该图像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清朝政治统治结束B.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C.民主共和政体产生D.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过程表明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
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
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
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5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鲁迅
7 .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2016-11-27更新 | 25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达标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2016-11-27更新 | 32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12月段测历史试卷
9 . 中华民国成立后,外交总长伍廷芳即发布声明:在租界收回以前,须按照规则维护租界秩序,保护中外利益。这样做的目的是
A.得到列强财力上的大力援助B.希望列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
C.获得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D.按照英美模式建立共和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