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 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稍后,独立各省代表也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
A.表明“驱除跶虏”任务的结束B.是资产阶级践行民主的起点
C.萌生了中华民族华夏认同观念D.表明了政府的民族团结政策
2 . 孙中山说:“中华民国何以成?以有同盟会。”毛泽东说:“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的?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的”。二人叙述的共通点是
A.同盟会领导发动了武昌首义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统治
C.同盟会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D.辛亥革命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2021-07-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爆发后,受英、日排挤,美国失去对华“金元外交”的主导权。民国的建立刺激了美国宗教界基督教化中国的热情,在华传教士联合美国政经界人士制造舆论,批判塔夫脱政府与列强的沆瀣一气和趁火打劫不符合“美国精神”,敦促政府尽快承认民国。民主党利用舆论攻势,赢得大选。与宗教界关系密切的威尔逊就任总统后,放弃与列强在对华承认问题上的攻守同盟,退出银行团,开启单边外交。民国外交人士为美国宗教界的造势活动穿针引线,在威尔逊政府转变对华政策一时受阻的情况下,发起号召基督徒为中华民国祈祷的“祈祷策略”,进一步刺激美国的宗教热情,助推美国政府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威尔逊政府再度获得对华外交主动权,并开启了近代“中美特殊关系”新局面。

——摘编自马建标《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华政策转变探源》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影响。
4 .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在各地致来的贺电、函札中,“或称大总统陛下,或书恭请圣安等字样"。这一现象折射出
A.民主共和政体徒有其表B.辛亥革命未触动传统文化
C.封建皇权观念影响较深D.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接着,参议院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变化表明
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B.《临时约法》的颁布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开始呈现新旧并存特点
D.南京临时政府注重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这体现的原则是
A.自由
B.平等
C.民主
D.博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