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图是方生1916年创作的漫画《水中捞月》。图中悬崖上两个人帮助袁世凯捞水中的月亮(月亮上刻有“帝制”两字)。袁世凯身上的绳索系在悬崖边的一棵小树上,非常危险。这幅漫画
A.寓意袁世凯复辟帝制终将失败B.表明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
C.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暗示袁世凯正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 . 下图漫画《国民之真相》(局部)发表于20纪初,推动图中所示国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B.清政府颁布宪法大纲,实施“预备立宪”
C.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的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在各省代表联合会时期(修订《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此为《临时约法》的前身),宋教仁曾主张内阁制,因有人怀疑宋教仁想当内阁总理加以反对,终采总统制。《临时约法》为防袁世凯专权与异心,又采内阁制,使民初的法制成为所谓的“对人立法”。这种因人定法、法随人变,虽然用意在维护革命成果,但是对待宪法的工具主义态度无疑降低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宪法精神薄弱至极。

——摘编自杨阳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出现“对人立法”现象的社会原因。
4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行政权。第33条规定“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上述条文(        )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
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
2020-02-11更新 | 707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体现了主权在民B.照搬了美国的总统制
C.实行责任内阁制D.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
2019-12-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2年初,法国驻华官员拉伯第指出:“一旦共和建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共和的缔造者们一定会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法国驻华官员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袁世凯获取领导地位违反了宪政
B.革命党人以武力维护革命成果
C.《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列强扶持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
8 . 近年来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制定的,而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临时约法》中下列条文,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D.“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9 . 中华民国成立后,居于北方舆论领袖地位的《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这表明
A.《大公报》成为全国舆论的权威
B.立法权受到舆论的有效监督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当时社会政治的开放度与参与性
10 .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2018-04-02更新 | 696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