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 .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主权在民”B.实行三权分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D.总统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2021-09-17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派人士的口号主要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武昌起义后,革命派在南京建立的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民族平等。这一变化在当时有利于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宣扬共和与维护统一
C.防止列强瓜分中国D.调动群众反清积极性
4 . 下表是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的四条内容,是约法中最为基本的条款。

以上基本条款(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②体现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志
③规定了行使中华民国统治权的机构和官员④规定了人民享有各项自由平等权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是,须副署之。”这一规定说明《临时约法》的颁布
①目的是限制袁世凯②是要实行内阁总理制
③决定实行三权分立④说明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已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尔等当深戒之”。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建国伊始,就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而被罢了官职;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摘编自《明太祖洪武实录》、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等

材料二 1912年1月2日颁布的《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蛆织大纲》规定:参议院行使监察权,它有权议决临时政府的财政预算,调查临时政府的财政出纳等。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政府有广泛的监察权:“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咨请临时政府,查办官吏违法事件;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等。参议院及国会在其存续期间,积极行使同意权、财政权、质问权、弹劾权、查办权等监察职权,在……实现行政权、立法权相互制约、行政机构与民意机构相互制衡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代小丽《民国初年行政监察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反腐成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参议院权利大增的背景。
7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行政权。第33条规定“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上述条文(        )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
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
2020-02-11更新 | 707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肢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作者旨在
A.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
B.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
C.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
D.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
9 .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