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1912年4月8日,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第一届两院制(参议院与众议院)国会在北京成立,国会开始行使立法权与行政监督权。这表明(     
A.民主政治建设进入训政时期B.各派政治力量实现了重组
C.辛亥革命果实得以保全D.民主共和理念得到初步实践
2 . 下图为1912年辛亥革命周年纪念之际《真相画报》发表的马星驰的系列漫画《一年来之回顾》。作者创作该漫画意在(     
A.展现清末的复杂政治形势B.表明民主法治成为社会共识
C.讽刺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D.表达对民主宪政前途的忧虑
3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B.明确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D.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4 .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实现自由民主法治
C.否定封建君主专制D.推翻满清王朝
5 .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在北京新落成的众议院议场举行。下图为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图。据此可知当时(     
A.民主宪政群众基础广泛B.分权制衡得到充分体现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自由进步力量主导政治局面
2022-12-04更新 | 116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下表为南京临时参议院与清朝咨议局对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规定,据此可知民国初年(     
居住年限不动产教育程度选民年龄
南京临时参议院居住选区两年以上500元小学毕业21岁
清朝咨议局居住选区十年5000元中学毕业25岁

A.政府积极践行民主政治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法制建设逐渐走向完善D.选民素质整体水平下降
7 . 在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而尖锐对立,革命派排皇,立宪派保皇,双方势同水火。立宪派依附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势力与革命派对抗,革命派内部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发生分化。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基础薄弱B.革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迅速D.政党之间的党争多于联合
8 . 宋教仁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称:“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度,当为吾国他日之模范。”1912年3月,有同盟会成员指出:“政党内阁其主义在取强有力之政府,吾国采法国制,则总统立于内阁之外,不与内阁同肩其责。”这一说法得到革命派的广泛赞同。对材料解释合理的是(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引发民众不满B.列强竭力干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C.革命党人意图调整政体维护共和制D.欧美宪政经验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9 . 1914年的《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仅用几句话简述了武昌起义,但编者用了将近2页的篇幅重点叙述袁世凯力促“清帝逊位”的具体过程。编书者意在
A.强调清王朝统治结束B.遵循秉笔直书的著史传统
C.突显南北议和的功绩D.构建北京政府统治合法性
10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派以革命手段取得的,但它又不是确认革命政权并由革命政权来保证其实施的.而是被革命派作为箍圈,期待它来约束反革命的。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制定实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C.没有革命政权来保证其实施D.具有因人设法和人治的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