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
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
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
2022-05-16更新 | 1477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国会组织法》,如表为南京临时参议院与清朝谘议局对选举国会议员的规定,据此可知民国初年
居住年限不动产教育程度选民年龄
南京临时参议院居住选区两年以上500元小学毕业21岁
清朝月谘议局居住选区十年5000 元中学毕业25岁
A.政治参与主体扩大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重视进行法制建设D.封建专制思想十分浓厚
3 .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对省制及中央与各省权限予以规定。1923年,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既知规定人民权利义务,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徒沾沾于国家机关,铸成大错者也。”孙中山这一反思
A.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意在强调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分析了军阀割据出现的根源D.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如表是民国初年宪法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
时间出处内容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有一表决权”。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中华民国人民,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律上均为平等";“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永不变更其效力”.
A.形成了依法治国的法律体系B.人民民主专政的真正实现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构建
2022-05-10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期中)历史试题
5 . 1912年,中国封建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袁世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登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之后,就千方百计摧毁辛亥革命的成果,实现独裁统治,逐步恢复帝制,建立袁氏朝廷。这一现象
A.体现传统观念依然深厚B.说明民众民主意识薄弱
C.导致辛亥革命彻底失败D.反映帝国主义保守态度
2022-05-01更新 | 528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该规定意在
A.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B.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C.成立民国临时政府D.明确行政权力最终归属
7 . 民国时期某学者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据此可知,“孙氏之党”的行为(     
A.违背了民主共和的精神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借助权力制衡维护共和D.结束了君主专制独裁
8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修订程序:“本约法,由参议院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可决,得增修之。”该项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B.宪法至上C.人民主权D.民主协商
9 . 1912年1月24日,《申报》刊登了题为“北京某要津之秘密信”的文章,内有“项城(袁世凯)并不坚持君主政体,惟所处地位,断不能直截了当宣布共和。南中舆论,每不谅其苦心……”等内容。该文的发表客观上
A.反映了袁世凯的真实想法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减轻了新政府的外部压力D.加速了清帝退位的步伐
2022-0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当代学者周有光在为《告别皇帝的中国》作序时说:“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政治从神权统治到君权统治(专制)到民权统治(民主)。世界各国都在这同一条历史跑道上竞走,中国不是例外。”其中,可视为中国“民权统治”开始的标志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