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图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曰男女平权,即曰财产均等”。以上现象表明(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B.政党政治取得初步成功
C.政治格局趋于和平稳定D.民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学者指出“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据此分析作者认为辛亥革命
A.未找到拯救中国的道路B.盲目照抄照搬美国政体
C.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体现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不断高涨,1905年印度发生了印度人民的反英大斗争、1911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这两场斗争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均改变了两个国家的社会性质B.均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均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均推翻了本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2021-11-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1年10月14日,美国在一份对华政策备忘录中提出,遵循各国一致确定的“共同方针”,共同商定“一致行动”的原则。这一原则得到各国的同意。这反映出列强
A.对华政策取决于美国态度B.无力干涉辛亥革命
C.维护清朝既有统治D.就维护既得利益达成妥协
5 . 孙中山指出:“革命的这种风潮,是欧美近来传进中国来的。中国人感受这种风潮,都是爱国志士,有悲天悯人的心理,不忍国亡种灭,所以感受欧美的革命思想,要在中国来革命。”这说明中国
A.革命风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B.学习西方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C.革命思想传播呈现大众化趋势D.革命运动得到欧美国家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
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
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021-09-06更新 | 6291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民国初年,建立党社发表政治要求与见解的做法大受欢迎。据统计“仅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武汉、天津、北京七地,从1911年10月至1913年4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成立的党社共计386个,其中政党与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团271个。”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A.彻底改变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
B.开创了近代政党政治的先河
C.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的事件是
A.清末“新政”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10 . 下表是中华民国颁布的一些法令或条例,据此可推断中华民国的建立
法令或条例内容出处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缠足之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临时大总统关于禁缠足致内务部令》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制度B.废除了科举制度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肃清了封建残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