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1 .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 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材料二、治国之道, 在于自强, 而审时度势,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并简要概括其具体实践。

材料三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


(3)指出材料三中的“几根小柱子”具体指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从实践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进行的努力。(实践上的努力列举两个即可)
2021-06-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021-06-15更新 | 5731次组卷 | 7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工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三   “皇帝,……如今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依据材料一,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2021-06-0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武昌起义后,鄂、湘、赣用十八星旗,粵、桂、闽、滇、黔用红、蓝、白三色旗,江、浙、皖等省多用五色旗。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象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增强
C.辛亥革命实现国家统一D.革命成功推翻封建制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照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实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简要指出材料一中的“主要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造成中国与美国实施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民国二年正月初一
来给刘大鹏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挡),莫能食其肉而寝其皮,为此生之大憾也!"“恐众怒难犯,不得已偕行抵县”,“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
民国三年“大清宣统六年春正月初一日壬子
自宣统三年,逆首孙文倡行革命扰乱中华。逆臣袁世凯乘势与贼共和,逼君退位。四年壬子春正月,袁即成临时大总统,改行阳历。……予本清人,岂能随世沉浮,奉贼之朔乎?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
民国四年投资柳子峪西坪窑(煤矿)。担任太原县煤矿事务所干事。被众人推举为太原县商会特别会董。
民国十八年元旦“家中包扁食以贺阳历之新年”。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10 .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曾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借款,对方却以“金融中立”为由拒绝。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向四国银行团提出借款,其中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急需的700万两。在英国公使的推动下,四国银行团在第二天即向南京临时政府拨银200万两。这说明当时
A.西方列强的侵华方针发生了改变
B.南京临时政府丧失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废除君主政体
D.列强力图阻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