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B.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2 .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竞至“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政党政治的活跃体现出当时中国(     
A.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B.国民政治素养普遍提高
C.民主共和成为普遍共识D.宪政活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3 . 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B.以反封建方案为宗旨
C.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D.脱离了中国实际
2022-08-28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地区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前已经萌生的中华民族观念的广泛流传提供了广阔舞台。民国初年,孙中山将“五族共和”思想作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准则,从而令统一多民族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极大地增强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国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以法律形式将人民平等规定下来,如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这使得各民族至少实现了法律上平等的联合。

材料二   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年中华民族观念广泛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在辛亥以后,“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表明这一时期(     
A.国民的民主意识增强B.传统儒家思想被否定
C.社会生活出现新现象D.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表),这说明(       

阶段

时期

对辛亥革命的判断

第一阶段

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遵循阶级革命逻辑,把辛亥革命判定为一次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阶段

从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阶级革命话语淡出,民族复兴意蕴凸显,辛亥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功绩被重新挖掘

第三阶段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遵循民族复兴逻辑,把辛亥革命看作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
A.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建设B.中国共产党否定了唯物史观
C.历史评价随时代变迁而变化D.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过于主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抓住时代重大主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如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的主题词,其中1894—1912年处应该填写(     
1894- - 1912
1921- -- 1935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 - 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 - 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点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孙中山B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南昌起义周恩来
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C

2022-06-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把自己看成奴才,不会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辛亥革命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建立了各种制度,“民权弥张,民意弥达,于是平等自由之风起矣”。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平等的观念得到了发展
C.使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实现了传统文化的革命性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