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3 .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只当了83天的皇帝。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由此可见袁世凯称帝失败主要是由于
A.袁世凯的倒行逆施B.袁世凯内部众叛亲离
C.袁世凯的寿命短暂D.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
4 .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毛泽东此观点的依据是辛亥革命
A.揭开了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历史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推翻专制皇权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B.完全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020-07-09更新 | 172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权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从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民主理念?
2019-12-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019-09-23更新 | 1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国

英国

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基础

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材料二:1840—1900年列强侵华及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合国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

赔款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白银4.5亿两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

其他条款

协定关锐

开设工厂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英国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英国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何积极影响?
(2)《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英勇的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写道:“地方绅士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和自己的理念,他们的立场多偏向君主立宪,对于革命并不完全同情。孙中山的革命运动,由于他自己是个边缘人物,无法接触,更别谈动员这些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忽视了地方绅士的力量B.地方绅士的立场决定革命成败
C.辛亥革命缺乏地方绅士的支持D.清政府得到地方民众广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6-11-27更新 | 32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