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临时政府之《中华民国国歌》


(1)材料中的“旧邦”是指什么?
(2)材料中“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什么含义?请用史实简要说明。
(3)“旧邦新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019-08-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力对抗和纵横摆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这一状况根源于:
A.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B.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C.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
D.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梁启超曾如此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独立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民国建立后,……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质反映了辛亥革命
A.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
B.促进了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
C.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全盘西化
D.使民主共和的目标得以实现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残暴,秦始皇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为中央集权的帝国统治建立了范例,这种模式在中国一直保存至20世纪早期;他还为中国指明了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某些个别阶段的分裂外,政治和文化上的统一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近20年,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如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研究,研究者指出其不仅仅是赶跑了清朝的皇帝,还为中国人民创建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新的起点。

——摘编自耿云志《我对辛亥革命的一点看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杰里·本特利视秦始皇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019-03-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 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B.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C.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D.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2019-03-02更新 | 46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龙川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2019-01-30更新 | 178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23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