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2008年广东历史卷)“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19-01-30更新 | 112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驱逐了列强在华势力
④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国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这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与中国国情适应D.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辛亥革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5 . 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了民族主义革命,解决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
B.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C.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实现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2018-11-08更新 | 488次组卷 | 17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1
17-18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张鸣教授论道:“尽管破坏不那么大,但革命毕竟是一场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激烈变革。革命后,中国的国门上的招牌变了,从一个君主专制的政体,变成了最先进的美国体制……但是,革命后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制度,落到实处,的确大有困难。”革命后新制度的落实“大有困难”根本上是受制于
A.革命造成的破坏程度
B.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C.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
D.帝制思想根深蒂固
2018-10-0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8 . 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这里所说的“失败”是指
A.《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不断受挫
D.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
2018-09-20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郑超麟回忆录》中说:“今人不满意于辛亥革命,认为革得不彻底。事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还不是照样统治着中国?可是现在,七十多年以后,回顾看看,我们不能不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以后彻底的革命,就是从那次不彻底的革命发展下来的。形式上、称谓上的改变,孕育着后来实质上的改变”。作者强调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B.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C.辛亥革命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D.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2018-09-17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十周半月考历史试题
10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的“剪辫”行为(  )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B.弘扬了传统文化
C.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2018-09-08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1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