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五四运动”是民国时期流行话题的分水岭。下表中流行话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力D.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2021-12-22更新 | 276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八省模式)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逐渐成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一行动
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极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C.使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得到提升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3 .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2020-12-29更新 | 51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说,五四运动原是无领袖、不用手段和不计结果的,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是真的社会运动,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傅斯年意在强调
A.五四运动的组织较混乱
B.以社会的培养改造社会
C.借政治的力量改造社会
D.社会改造必须循序渐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021-10-07更新 | 31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通史》目录节选
第三卷       专制、启蒙与改革时代(1648-1815)
第三编       法国大革命与德意志改革
第八章   德意志与法国大革命
第九章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统治和德意志改革运动
第四卷       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第一编       德意志“革命”时代
第一章   复辟、危机和1848年革命
第二章   非凡的经济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快速经济增长
第三章   “白色”政治革命: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运动
第四章   革命时代的社会、思想和文化

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国北部进军,德意志帝国面临解体。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19年,当巴黎和会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民族情绪被激起。青年学生站在民族主义最前沿,以实际的爱国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从5月4日运动爆发到6月28日拒签《巴黎和约》,知识精英、学生、工人、市民结成了一个“无形联盟”,引导了运动的方向——“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九一八”事变引发满、蒙地区分离主义危机,这种情况继续演化,甚至在华北这一中国政治的中心区域,竟有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对此,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到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推动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联系,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3-03-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7 .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B.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C.传播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内涵不同,但实质归一,具有完整的共生特质。中国精神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精神,而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精神生产和精神指引的领导,逐步建构起的一个具有整体架构的中国精神谱系


——摘编自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共生特质”,并予以阐释。(要求:“共生特质”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部分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可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救亡”和“强国”的实践。在这承前启后的时点,五四运动轰然爆发,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坐标,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继承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D.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2019-08-10更新 | 478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