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学说。平时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玩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1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运动。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四:这次学生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引起“罢学风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生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前,早期共产党人把五四运动视为一场反帝爱国的“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五四”被明确定性为“反帝反军阀”的“民族革命运动”。由此,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已呼之欲出。1927年国共分裂后,共产党人开始反复说明“五四”的“资产阶级性”,以瞿秋白等人为代表对“五四”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是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新启蒙运动”则更侧重于从“启蒙运动”的角度来认识它,并试图批判继承“五四”“启蒙”精神。胡适一生多次把新文化运动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其用意明显在于强调其文学革命的内容、“人的解放”的价值关怀与再造文明的意义。

——摘编自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

材料二 毛泽东把五四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中,最终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带有历史决定论色彩的五四认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共产党人把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归结为一场具有界标意义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则被按照阶级分析法,分别进行了阶级定性。

——摘编自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

材料三 五四时代之于中国知识分子,不啻是一个辉煌的梦想,一段不能忘怀的追忆。“五四”被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建构成一座圣神的精神殿堂,他们来到这里,或追思仰慕,或抚时感事。对于活跃政治舞台上的多个党派而言,“五四”又是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多面神”。

——摘编自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评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以材料二中的研究视角,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五四”是一个“多面神”的认识。
2020-09-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材料主要说明
A.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B.五四运动推动革命文化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的中国人采用多种形式救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处于混乱迷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2020-07-03更新 | 86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2020-06-29更新 | 45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6月底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列强尤其是日本极大的震撼。“5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发表了《排日学生暴动》等文章;6月7日的报道,更是将中国学生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这表明五四运动
A.体现了盲目的排外意识B.目标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径
C.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0-06-22更新 | 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青年毛泽东曾著文指出,辛亥革命只是留学生、会党、新军等所为,与“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还算不上是一种“民众的联合”,而五四运动则产生了全国民众“大联合”的动向和趋势。毛泽东旨在
A.肯定民众力量B.批判国内舆论
C.反省辛亥革命D.推进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
五四运动前五四运动后
对帝国主义的看法美国总统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的第一好人”,大同盟(国际联盟)果然成立,那秘密条约,不正当的借款,过分的军备,强国的跋息,都不能够存在。威尔逊的十四条宣言都成了空话。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即帝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即资本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的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
对人民群众的看法群众意识,每喜从同,恶德浊流,惰力甚大。非有先觉哲人,力抗群言,独标异见,则社会莫由进化。必有一班糊涂的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以上变化表明五四运动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