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019-01-30更新 | 1688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车轮上的文字是抗战力量),该作品意在
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C.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
D.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
A.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
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该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4 .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先后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战争,深刻影响了两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呈给天皇的奏折中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为实现“征服满、蒙”和“征服支那”采取的军事行动分别是
A.发动甲午战争与制造九一八事变
B.制造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
C.发动甲午战争与制造卢沟桥事变
D.制造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2017-12-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半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