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抗战时期,新四军领导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与日伪政权的经济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发行抗币,驱逐伪币,稳定了根据地的经济形势。由此推论,抗币的发行有助于
A.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B.缓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压力
C.扩大共产党的阶级基础D.增强民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抗日战争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D.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3 . 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侵华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长沙大捷
2021-04-08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9月2日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0-1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对骁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奔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1940年,“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指挥了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7 . 学者张天周指出,1942年,由史迪威和郑洞国指挥,中国远征军在缅北和滇西地区同日军进行了几次大规模作战,参战官兵将近20万人,日军被迫从东南亚和中国战场调集兵力进行支援。中国远征军的这些举措
A.支援了美军中途岛战役的作战行动
B.标志着中国战场对日战略反攻的开始
C.缓解了中国华北战场的抗战压力
D.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A.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2019-10-08更新 | 355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中共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共党内出现了右倾机会主义倾向
D.中共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2019-07-23更新 | 6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连线题
2019-02-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