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了“新教科书编撰会”主编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编撰会”几乎网罗了所有的右翼学者,并且得到了三菱、东芝、马自达、富士通等百余家企业和财团的捐助。这本历史教科书中出现了以下表述:“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日本肆意篡改历史的反动逆流,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最终必将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所唾弃。

——摘编自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和有关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自拟论题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抗战初期,日军急于攻打下一地方,因此,在占领-地后日军只留少数兵力,并靠发展伪军维持占领地的统治,村庄防卫主要依靠伪乡村政权和伪军协助。这一现象说明
A.国民政府军事策略灵活B.日军兵力有限
C.国共两党矛盾日益激化D.中日国力悬殊
3 . 如图是丰子恺创作的漫画《流离图》。该漫画产生的背景应该是

豺虎入中原.万人皆失所.但得除民害.不惜流离苦   廿七年子凯
A.南昌起义时期B.国共对峙形成
C.日本侵华加剧D.解放战争爆发
4 . 1941年初,新华社记者雷烨记下了他在潘家峪看到的一切:“听不见昔日的牧羊少年的歌声和老人的咳嗽,没有炊烟也没有灯光。黄昏里,在这里,我们向谁告别呢?”材料反映的是
A.日军在潘家峪犯下的暴行
B.潘家峪自然环境的恶劣
C.国民政府的残酷剥削
D.国共内战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019-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1937年12月,在中国的英国记者田伯烈报道:“在这一个时代中,我们找不出什么事情足以超越日军的暴行。”“日军的暴行”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7 . 1931年,日本侵略者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久侵占整个东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8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59次组卷 | 53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8年9月18日,济南发生游行事件。游行者大都手持五色旗,还有人举着各种玩偶,其中一个是“祸国殃民的蒋介石”,另一个是“助纣为虐的宋美龄”。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
A.揭露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的破坏B.瓦解中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意志
C.宣传中共“反蒋抗日”的主张D.表达山东地方军阀对中央政府的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