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下列关于“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
C.“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并否定了“八年抗战”
D.“十四年抗战”是包含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018-12-03更新 | 23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6月,伪满洲国协和会次长阪谷希一就明确说明: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认为“满洲已经到手了,可是满洲的资源究竟不如华北。山西的铁和煤都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一不注意,就会落入英美手中。因此,目前把华北弄到手是最要紧的,也是大好时机。”

——《日本侵华战争的真正目的》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

3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材料一中这首诗写于什么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哪些?(至少指侵华罪行)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抗战胜利的意义,并结合所学思考胜利的根本原因。

4 .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四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场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并分析两次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5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10-18更新 | 22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17年年1月,教育部对教材修改明确规定,将中国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下列关于中国14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展开抗日武装斗争
B.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
C.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D.抗战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7 .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B.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8 .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不是零散、孤立的战争,而是彼此有内在联系的一连串战争。分离华北工作是满洲事变的继续,进而引起日中战争;日中战争的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它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否取消满洲事变的产物满洲国,是日美谈判的大争论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洲事变与亚洲太平洋战争之间,也存在直接的内在联系。在这十五年中,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持续未断,走上了扩大侵略的道路。根据上述理由,可以将这三次战争统称为十五年战争。

——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摘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指出材料一中的“满洲事变”和“日中战争”的爆发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应该是十五年,根据材料一简述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战场对其它反法西斯战场所作出的贡献。

9 . 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象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
A.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C.中国国民党的抗战
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10 . 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图2:1945年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图3:1984年《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
(2)在涉及到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三幅图中的中国政府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2018-01-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