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 . 童谣“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据此可知,日寇投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开辟了正面战场B.采取片面抗战路线
C.实行全民族抗战D.获得了美苏的援助
3 .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的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两次胜利的共同原因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敌人力量相对较弱
C.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建立统一战线
4 .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府积极领导抗战,正确决策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C.中国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D.中国军队素质提高,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2020-12-21更新 | 432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请回答: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1901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此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6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船利炮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二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三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四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英、美的联合力量打到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五: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①材料一中规定的内容的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3)材料三孙中山的评论中反映五四运动核心精神是什么?五四运动有何伟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历史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5年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台湾人民“义不臣倭”,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割台斗争。在日本占领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台湾人民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台湾岛内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艰难而又英勇的抗日活动,争取台湾早日光复。祖国大陆对其抗战活动进行了间接支援。台湾人民除了在岛内进行抵抗活动,还有许多台湾同胞直接前往祖国大陆。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与日寇浴血奋战。他们参战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抗日团体,其中台湾义勇队和台湾革命同盟会影响较大。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台湾光复,从此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抗日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湾人民抗日与台湾光复有何意义?
2020-08-23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甲卷)
8 . 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
A.是否有外国支持B.武器是否先进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主要作用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9 . 有著作评论中美关系:“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以下说法与之不符的是
A.“痛苦”包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效仿”主要指建立中华民国
C.“合作”的起点是在1972年
D.“对抗”包括抗美援朝战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召开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