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B.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
C.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D.日本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时代。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材料三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021-09-0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罗斯福在1942年2月的《炉边谈话》中说道:“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由此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百团大战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当时的中国已开始对日军发起局部反攻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4 . 计量化研究对抗日战争史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较项1937年军队人数1945年军队人数消灭日(伪)军人数自身伤亡人数作战次数大规模战争
共产党5.6万人120多万人日军52.7万人
伪军171万人
60万人5万次1次
国民党200万人450万人80万人321万人2万次22次

据上表可知
A.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主战场
B.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国民党的战斗力远超共产党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 “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共七册:《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12年颠沛的共和》《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1949年百年瞬间》。从书名中可见,编者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
A.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B.与政治的改革密切相关
C.与战争的影响紧密关联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6 . 下图反映了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这一情景。下列有关这场民族战争的评价与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C.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取得的
D.抗战胜利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7 . 在雄壮的《国际歌》歌声中,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里,主席台的顶端挂着12个红色大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中共一次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了。这次会议是
A.七大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018-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2年2月23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指出,中国“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顶住了日本的进攻,歼灭了几十万日本军人,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军需。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一因为这是最后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材料反映了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B.中国抗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进程
C.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国抗战
D.美国支援是打败日本的重要因素

9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2017-02-17更新 | 620次组卷 | 1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注:对中国蔑称)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注:沈阳)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二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世界历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现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都是有利于对日抗战的。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内自从西安事变后,与中华民国有着同样长久生命的内战终于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抗战的总目标迈进,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只要这样地继续下去,勇敢地大踏步地继续下去,终会给与中华民族以新的激动力来实现他的民族解放的神圣任务的!

——朱德《实行对日抗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予以驳斥。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对国人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