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列强通过对华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攫取了大量权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条约对中国历史的最主要影响?(每图各用一句话概括)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对内和世界意义。
2021-09-12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3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摆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0212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实践活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努力,从材料中选取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种精神,并说明其内涵。
4 . 近代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沿每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驰,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晚清时期……经过反复斟酌,清廷决定采取海防、塞防并重的方针……海军建设开始受到高度重视……海防与塞防之争论以及海防与塞防并重战略的实施。则是中国海防近代化启动的标志。这次大争论后,清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海军,并由洋务派实施,通过引进和自行建造的方式组建了北洋和福建两只海军舰队。其中北洋舰队多是比较先进的铁甲舰,建成之时曾被西方国家誉为“远东第一舰队”,实力远在于东亚各国之上……这次争论对于边疆治理上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开创了中国边疆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其直接后果是10年后新疆和台湾建省……

——高成瑎《晚清时期的海塞防之争及借鉴意义》

材料三   日本从军记者、政治家、浪人等认为,清朝拘泥于妄自尊大的华夷思想,消极对待精神与制度层面的近代化改革是导致战败的根源,其封建性的军制以及中国人无近代国家思想,无爱国观念导致了清朝战败。……上述诸种病症在此后中国展开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与革命中逐步得到改善,日本却为其侵华欲望不断膨胀,长期未能改变诸如中国人文弱、无爱国心等观念。这种观念误导日本深信可以轻易征服中国,成为诱使其进一步采取侵华行动的认识诱因。

——据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清政府出现的问题及该问题产生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为加强海防和塞防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结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近代化改革与革命中逐步得到改善”后所取得的成果。
5 . 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都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文中提到:“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据维基百科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1-11-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共某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在胜利的曙光中,中国人民必须为自己的未来作出抉择。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节目组编著的《复兴之路》

材料二   共产主义中国的诞生进一步改变了冷战,明显提升了苏联及其共产主义同盟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194910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宣告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并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关系。……随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950年夏,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至东亚。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1)指出材料一中“某次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此次会议后为抉择光明未来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结合所学,写出当时冷战焦点转移的典型事件。
2021-11-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市2022届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中国继朝鲜之后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理应成为中国政局变化的重心,但事实证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民政府并没有以抗击日本侵略为重心,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中国政局的发展严重偏离了抗日这个重心。国民党仍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发动国共内战为主要军事行动,“围剿”红军,左右中国的政局发展。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各派政治势力虽然有不同程度抗日口号的提出,但国民党政策重心及其对日的妥协却使日本侵华气焰日益嚣张,并且严重影响了抗日力量的集结。

——摘编自荣维木《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政局》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宣布:“我们为求得国家的自由平等和民族的独立生存,到了忍无可忍的最后关头,就非发动我们全国的力量与日本决战不可!”“我们就可以从长期抗战当中,从抗战的胜利当中来消灭倭寇!”共产党指出:“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中国的抗战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中国进行全国性抗战,不仅在于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还在于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两党均认为,抗日战争不仅是拯救民族危亡,而且也是维护世界和平。

——摘编自张皓《国共两党各自的性质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使“中国政局的发展严重偏离了抗日这个重心”的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态度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的史实,并简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1-09-10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
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
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
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了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对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对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概括指出该时期突出这些内容的原因。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
(3)上述材料说明,研究、评价历史事件,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

——摘编自习近平《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并继续在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不仅为国家独立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必要前提,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且为爱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

——汪洪斌《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1)列举中国抗战中四次重大战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1-08-3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教育豫北联盟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苏维埃宪法大纲,成立了中央临时政府,建立“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和一切劳苦大众。19403月,中共中央《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以争取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以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根据地实行“豆选”法,由成年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乡村基层政权。1945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说,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国人民。然后在广泛民主基础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的实践与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民主政治的实践与主张。
2021-08-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广安、遂宁三市2016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