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022-12-05更新 | 319次组卷 | 6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0年,广西宜山县等地的村民自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1982年,村民委员会被写进宪法。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这表明(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选举工作B.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C.改革开放导致民主制度完善D.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79年12月,李步云、王德祥和陈春龙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要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一文正式拉开了“法治与人治”讨论的序幕。法学界逐渐掀起影响深远的“法治与人治”大讨论,这成为中国法治史上极为重要的观念论争。这一论争(     
A.保障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传播D.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
4 .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法律制度形成完整体系B.依法治国方略深入人心
C.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与意义对应关系准确的是(     
选项事件意义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初步奠定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B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基础性地位
A.AB.BC.CD.D
6 .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行政诉讼法》后,随着“民告官”的合法化,“一把手”“行政首长”出庭日益成为常态。这种现象(       
A.反映出官民矛盾有所缓和B.表明政府执法权力受到人民限制
C.使平民利益受到法律保障D.利于国家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7 .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
A.法律体系已经完善健全B.“依法治国”方略已实现
C.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D.法律内容存在不平衡性
8 . 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有人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这里的“它”最可能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2022-04-03更新 | 219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体现了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 . 1956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5年国民经济发展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据此推断此时期(  )
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C.新中国外交已步入世界民族之林
D.民主法制建设严重落后于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