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
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023-09-06更新 | 885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料反映(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D.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2023-03-11更新 | 5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部宪法的结构都是四章。1954年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宪法结构的这一变动(     
A.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
C.确立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提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并起到“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同时,“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这些规定(       
A.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B.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D.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022-12-05更新 | 319次组卷 | 6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回归祖国开启了香港民主的新纪元,在中央主导下,香港选举制度循序渐进向前发展,既充分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要求,又做到了包容开放;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加强协商民主。据此可知,当今香港选举制度(       
A.体现出香港民主发展的多元形态B.反映了我国民主发生根本性变革
C.说明“一国两制”步入成功实践阶段D.促进了国家统一大业的持续发展
7 . 刘少奇曾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反映出的问题是(     
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破坏D.中共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2022-08-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的。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

材料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10.20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哪一流派的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宾格勒关于法律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并阐明其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过程中,最初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经历了严重挫折。197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原则,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辉煌的未来。


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治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化社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3)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为此,我国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它的意义何在?
2022-03-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B历史试题
10 .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区委规定:村民小组具有制定本组经济发展规划、负责辖区的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的相关工作等主要职责,将属于行政村一级的部分管理权力直接下放到村组一级。这一规定反映了当地
A.民主协商制度得到了强化B.关注社会阶层的流动
C.重视基层治理机制的调整D.农村完全实现了自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