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49至1951年,在全国大陆解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第一步,在新解放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第二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这一建立人民政府的方式
A.凸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开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权特征D.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2016-11-27更新 | 41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A.开国大典B.1949年北京政协会议C.北京和平解放D.一届人大
4 . 1949年到195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造”到1954年“全苏式”,再到1959年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制造。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B.中国承担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
C.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外交“一边倒”局面日益巩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ꞏ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6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但是我国仍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为什么我们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下列表述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学以致用B.知耻后勇C.居安思危D.闻鸡起舞
2020-01-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其苏醒时,世界会为之震动。下列史实能说明拿破仑观点的是
①辛亥革命
②袁世凯复辟帝制
③五四运动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换了人间》中,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函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在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据此推断毛泽东“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
A.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C.参加中共八大会议
D.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 .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材料二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同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三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努力的史实。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毛泽东之所以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请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概括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2: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据材料1,分别指出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三所示政体与图二所示政体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3)据材料2,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明清及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其观点的合理性.
(4)图四与图三所示政体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外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哪些认识?
2016-12-12更新 | 6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