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由于自然地理原因而形成了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产生了一些以雅典为代表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城邦,成为后世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雅典民主制的伟大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深远的影响。

——据张丛墨《古希腊民主对近现代西方代议制的影响》

材料二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张维为教授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局限在政治领域,局限在每四年或五年一次的投票选举……中国人在探索民主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教训……中国民主建设过程中比较成功的一些实践有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经济民主、网络民主……比西方更高更切实,能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中国》第57期“这就是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近代西方民主继承发展古希腊民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探索民主的过程。
2021-05-2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性质和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特点。
2021-01-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中国人民将要在解放战争中获得胜利。”他号召全国人民,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真诚合作,粉碎美帝和国民党的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1949年在经济战线上将要获得伟大的成就。农业和工业将要比过去提高一步,交通将要全面恢复。1949年将要召集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协会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建中央政府。

——摘自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新年献词

材料二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创造,明天将更加美好。全国人民要更加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中国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101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主席提出的1949年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梦有哪些具体表现
2022-03-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年中国开启了民法典的编制工作。1957年编纂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等13个法律文件,无论是民法典的结构安排还是具体调整对象均与1922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有共通之处。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体现了防止修正主义复辟等立法宗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民法的制定显得更为急迫。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的《技术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摘编自刘凯《《民法典>诞生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民法典编撰的特征及其意义。
2021-11-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中有诸多涉外立法规定,如:“化外人(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相犯,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没落外藩教化,给复十年;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漏泄于藩国使者,加一等;若化外人私自交易,一尺徒两年半,三匹加一等,十五匹加役流;诸外藩与缘边互市,皆令互官司检校。”

——摘编自王立民《唐律涉外犯罪之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初创时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和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摘自1804年《法国民法典》

材料四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17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律疏议》反映了唐朝涉外立法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法治建设发展进程。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得以颁布的社会背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2021-11-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它的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自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自童光政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应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1)材料一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分析“这次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大事。
2020-11-1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的革命斗争中,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正如宪法序言中所说,“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4年12月)

材料二


——选编自《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国以来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021-04-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宣布“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要求“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这一时期,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大行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土匪暂行条例》《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土地改革法》等法律。在立法中,大量的苏联法律被引进,当时还聘请了苏联许多法学家来华传授苏联法学。

材料二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1988年,宪法第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3年,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时期以来,在有关国家组织和国家制度建设、民事和商事、刑事、行政行为和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经济、军事和国防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特别是经济方面,陆续制定了商标法、会计法、审计法、银行法、保险法、计量法、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1979~1997年,全国法院工作人员从5.8万人发展到29.2万人。到1996年,全国专门的检察人员发展到15.7万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法制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发展,并说明其影响。
10 .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
2020-12-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