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地区间紧张局势
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
2 . 现代中国外交。

材料一   19502月以后,美国对华政策逐渐趋于强硬和公开敌对。2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此之前,中国政府接管了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的房产。美国国内以歇斯底里反共为特征的麦卡锡主义开始肆虐。后来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了朝鲜战争,但在敌视新中国方面比杜鲁门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段时间内采取“放蒋出笼”的政策,鼓励、纵容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进行军事骚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中,中美双方虽在言辞上一再严厉警告对方并表达了绝不在原则问题上与对方妥协的决心,但双方开始显示出了不使事态发展演变为战争的某种意愿。在1958年台海危机期间,毛泽东一再下令,要求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只打蒋军,不打美军”。当时美国正专注于欧洲事务。因而美国方面对危机的反应令人寻味,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遣第七舰队为向金门岛运送物质的国民党舰只护航,但同时他又命令美军护航船只不得进入沿海3海里以内,以免擦枪走火。

——摘编自刘凤瑞《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材料二   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出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继之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等。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

——摘编自刘佳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中美关系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呈现此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3 . 2014年7月,关于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由材料可知,此外交思想
A.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C.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D.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4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丘吉尔的富尔敦铁幕演说   ②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中国与美、日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交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改善关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说明《联合公报》发表对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并概括围绕这一外交目标我国展开的主要外交活动。
6 . 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的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召开B.中美正式建交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D.中美关系正常化
7 .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导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建设
A.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B.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和突破口
C.体现了开展区域合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8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机场对周恩来总理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两国携手建立多极化格局B.中美两国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之间消除了一切分歧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020-05-13更新 | 48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图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历.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   



1972年毛泽东会见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列举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三例)。促进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经过。
(3)材料二中,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取得了什么成果?简析香港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
2020-02-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上海成立,该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组织。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含义是
A.政治军事同盟关系B.只是经济合作组织
C.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D.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